最近在读《苏东坡传》,除了诗词外,了解到很多苏东坡的故事。
不换在哪里,他都热衷于为百姓做事情。比如在杭州时期,苏东坡因为在朝廷里面被多人弹劾,自己也无心留意,终于出道了杭州做官。首先他帮助了很多太学生进京赶考,又重新翻修了军人的房子,因为看到军人住的营地漏雨,很多房子已经坍塌了。还继续杭州城有5万人却没有一家公立医院,在苏东坡做官的时候自己出钱捐了50两黄金,建造了安乐坊,是中国最早的公立医院,在三年内治疗了1000个病人。还有居民的用水问题。钱塘湾有很多淤泥,每四五年就要清理河床一次,当年没有现代的机器,淤泥就堆在门口。另外还做了一个大水库,就是西湖。西湖是人工创造下美得无以复加的艺术品,还新建了三潭印月。
后来到了惠州,也建造了惠州西湖,并且也给民生带来了很多的方便,甚至不惜动用自己的关系去为民生造福。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读书的意义是什么?诗文写得好的意义是什么?更重要的是“用起来”,是有益于社会吧。
不仅仅因为诗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