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雷

排雷

我在乡下租了一间房子

山好,水好,空气好,唯一不足的是

没有厕所


每天早上,我扛着一把铁锨到林子里

挖一个坑,拉完屎,埋上

几个月后,那片林子已被我挖了一个遍


早晨,我还是到林子里去拉屎

挖坑时,我会绷紧屁股

小心翼翼地刨土,感觉自己

像在排一颗地雷


《排雷》创作手记

有一个关于云门文堰禅师的禅宗公案:僧问:“如何是佛?”师云:“干屎撅。”

(《古尊宿语录》卷十六)

人们对待诗歌题材的态度历来有两种。一种是曾经长期统治诗界的“题材决定论”,认为有某种“特殊题材”的存在,“比如,春天,阳光,祖国,土地,民族等”,诗人必须去写这些重大题材;另一种是“题材无关论”,认为诗歌的目的在于诗歌本身,和题材无关,所以就出现了诗坛的“垃圾派”“下半身”等。

我认为,在题材上,不管是阳春白雪还是屙屎拉尿都可以入诗,只要能给人以触动,即使是哂然一笑也可以。那种认为只有什么特定的主题才能入诗,是过于狭隘的诗歌观念。

关键是如何入诗。

那些直接描写性器官和排泄物,单纯“现丑”的诗,当然不能算诗。要从万事万物中体现出“道”的平等性,才能算是诗。即使如此,对于一个诗人来说,这样“崇低”的诗数量不可太多,偶尔为之即可,否则会坠入“下流”。

诗歌的功能是广阔的,它可以是严肃认真的,也可以是轻松愉快的,有时寄寓哲学和教训,有时又似乎只有娱乐功能。假如一本诗集全是“高大上”的哲学沉思,读得人昏昏欲睡,头痛欲裂,读者肯定也不干,这个世界上大概没有人愿意花钱买罪受。如果诗集里有那么几首“不正经"的诗,读得人会心一笑,也未尝不可

至于开篇的那桩公案,禅师主要是为了破除学人执著的。所渭“药无贵贱,对症者良”,医学治疗中确实有“以毒攻毒”的法子。但是如果一个人只是患了感冒病毒,你却用砒霜去给他“以毒攻毒”,那样会出人命的。

回到这首诗,那是2014年夏天,我借住在武汉农村的一个朋友家里,门口是开满荷花的池塘,后面是郁郁苍苍的龙泉山。唯一不足的是两家共用一间露天厕所,人进去时,成群的苍蝇能把人撞个跟头。我一般都是到前面小树林拉“野屎”,二个月后,树林里遍布了我埋下的地雷。

我想,以后那片树林肯定会长得很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