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沉默的大多数》的思考(一)

       看过王小波的小说,当时觉得怎么就有人那么膜拜他呢?但自从看过他写的《沉默的大多数》之后,就明白了,但我的结论是,小波的杂文比小说写得好太多了。当然,这也许是因为我读小说的功力还差得很远的原因。

        从今天起,我想对王小波所写的《沉默的大多数》一书中的精华部分做一些自我对话(也就是以下的“思考”部分),如果也引发了读者朋友们的一些思考,那请多给我留言,很开心我们可以一起探讨。

       萧翁说明辨是非难,是因为这些是非都在伦理的领域之内。俗话说得好:此人之肉,彼人之毒。一件对此人有利的事,难免会伤害另一个人。真正的君子知道,自己的见解受所处环境左右,未必是公平的,所以他觉得明辨是非是难的。倘若某人以为自己是社会的精英,以为自己的见解一定对,虽然有狂妄之嫌,但他会觉得明辨是非很容易。

思考:明辨是非非常不容易,不是某本书、某个圣贤就能教出来的,而在于你处未处在当时的环境,有否真正亲身体验。对于我们未曾历经体验过的事,可以与经历过的人探讨,但不应狂妄地对是与非下定论。常抱理性辨析之心,常抱宽厚体谅之心,对自己不妄下结论是有益的。

假设有一个领域,谦虚的人、明理的人以为它太困难、太暧昧,不肯说话,那么开口说话的就必然是浅薄之徒、狂妄之辈。这导致一种负筛选:越是傻子越敢叫唤——马上我就要说到,这些傻子也不见得是真的傻,但喊出来的都是傻话。

思考:叫唤的凶的,未必都有十足的支撑,但必有好大的狗胆。缘此,我们未必头一个警惕此类人,以及他所发誓要宣扬到全世界的理念。辨析出他的半知不解,辨认出他从中所获得的收益,辨别出他是真傻还是假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 水姜花开了 暮春一直到初冬 水渠边,水姜花开了 一束,一束,散在绿色叶间 一朵,一朵,次第绽放 穿上最耀眼...
    QIYU098阅读 568评论 24 45
  • 新来的一个同学,在打卡漏卡之后,需要发红包的时候,没有发满超过10元的红包。 几次三番,经过管理员的提醒,还是没有...
    思绪的速度阅读 481评论 0 1
  • 今日听见两个不好的消息。 小学兼初中同学的y的父亲杀了人,母亲刚做完开颅手术,自己之前又因打架,待赔他人20余万。...
    陈语冰阅读 24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