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

1、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最需要为孩子做的是什么?

教授知识,培养对他人,对社会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学习与人合作。了解其兴趣所在,激发学习的兴趣。

2、对班级中的孩子来说,学校教育最重要的是什么?

让孩子们认识到学校的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只有让孩子认识到这一点,他们才可能互相合作,互相帮助。成绩不好的孩子(所谓差生)、只要拥有自信,同样可以取得巨大成功。不要让思想束缚了自己的能力。

3、被宠坏的孩子去学校后会有什么表现?

由于在家里的地位很高,习惯了被人宠爱,不愿在学校里与其他孩子享受平等的地位。哭闹着要回到父母身边,对学习和老师没有任何兴趣,只想以自我为中心。

4、有一个孩子,他去学校后什么事也不干,只是在嘲笑老师说过的每一句话,他的什么错误认知让他有这样的行为?

因为他在家时,常常遭到别人的戏弄,所以进到学校后,他依然觉得别人在戏弄他。

5、学校老师的工作是什么?对于问题儿童(儿童困难行为)应该如何帮助他?要避免做些什么?

教师不但要教授知识,更要发现孩子的问题,并且帮孩子的家长纠正错误。

教师首先是把自己当作母亲,与孩子们亲密相处,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对于他首先接触的人的兴趣大小,会决定他今后改善的好坏程度。训斥和惩罚是绝对不可以用的。

老师若想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就要知道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如此就可以根据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对其他方面的兴趣。

6、孩子是如何踏上少年犯的道路的?

在家里是被宠坏的或是身体有缺陷或是被忽视的孩子,在幼年童年期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不懂的与人合作,没有合作意识,不关心他人,不关心社会,不知道奉献。

7、在教育中最容易给孩子和家长带来困扰的是什么?

爱孩子和宠孩子,尺度的把握。教育孩子和教训孩子,尺度的把握。

8、身体缺陷是孩子自身发展的障碍吗?为什么?

不是,身体的残疾可能会激发孩子的巨大潜能,也可能成为孩子发展的最大障碍。

身体的缺陷只会影响到他们对残疾和身体发育的看法,当一个孩子在身体上有缺陷的时候,一定要让他知道身体残疾并不影响智力和能力的发展,只要有合作意识,学习不断的合作,关注他人,关注社会,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就可以克服身体残疾给生活带来的不便

9、促使心理功能发展的最大因素是什么?

合作,奉献

10、这些问题的思索,让我有了怎样的洞见?

对于人生的责任不能局限于自己过得好,不去关注他人,不去关注社会,人本就是社会人,自己过得好应该是广义的,自己好同时为社会做出贡献。而不是脱离社会的过得好,脱离社会的过得好,可能只是自己一厢情愿觉得自己过得好,并不是真正意义的过得好。

只有与社会与他人发生链接,去合作。才是真正的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