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读“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

自从加入读书营后,才发现自己原本的读书方法根本就是错的。这么多年还沾沾自喜读了不少书,没有输出,没有思考,没有践行。

不好意思,你读的都是假书。

被这个晴天霹雳雷得不轻,幸运的是,在2018年初,这个团队让我找到了正确的路,只要方向对了,走的再慢都不怕,总有一天会到达你想要到的地方。

两天时间认真读完秋叶老师的“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读书笔记写了整整14页。读书的终极目的是“学以致用”,对书中所提及的如何建立思考模型特别有感。边读边思考,假设组合矩阵分析模型用于XX项目上,会是怎样?假设心流模型用于员工的元动力管理上,会有什么好处?假设后果模型用于自己处理上次那个事件上,是否会有不同的结果?假设在开放式会议上都采用肯定式探寻模型,是否更有利于激起员工的积极性?假设在头脑风暴上尝试使用六顶思考帽,是否会引起一场创意革命?

这10个模型带给我一个新的思考方向,并且有一种强烈的将之付诸于行动的冲动。在工作中,若能用好,吃透这10个模型,必定会对现有的工作方法、环境、员工、企业文化有质的提升和改善。

书中所提及的黑天鹅效应,则给了我另一个启发。所谓黑天鹅效应指的是极不可能发生,实际上却又真的发生了的事件。现实中存在两种黑天鹅,一种是超出群体经验的黑天鹅(如911事件),一种超出个体经验的黑天鹅(又称伪黑天鹅)。我们需要消灭的就是后者。当你所经历过的事情越来越多,当你的认知范围越来越广,你的黑天鹅就会越来越少。为了尽可能减少超出我们自身经验的黑天鹅,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这个效应给了我最大的触动,作为女性,逃不掉的就是总有那么一丢丢的感性。瞬间忆起了两个月前与合伙人的分家事件,那时的我,总觉得人都是善良的,人心都是好的,当前合伙人采用一种不善的手段意图来左右我的行为时,内心是彷徨和无助的,处理起来也犹豫不决,一边是情感,一边是理智。更重要的是,由于不知道自己的选择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而迟迟不敢做下决定。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伪黑天鹅效应,经此一役,这个黑天鹅就算是从我生命中消失了。

我们所走的每一步,经历的每一件事,都在帮助我们消灭自己身上的黑天鹅,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再没有什么事可以超出你的预期,可以让你崩溃,你会变得越来越淡定,沉着,冷静。

秋叶老师这本书的精髓远不止于此,我只是择取了与自身息息相关的部分知识与实践结合来思考,思考的下一步就是践行。

未经实践验证的知识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上,极致践行才是一切行动的根本。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