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前一直在进行网上课堂,开学后我们为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课文都会选择将学过的第一单元重新做简单的梳理。
今天讲到了《花的学校》,选自印度诗人、哲学家泰戈尔的散文诗集《新月集》。全文以拟人手法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以清新流畅的笔触,勾画出甜美纯净的儿童世界。顽皮活泼而且具有丰富细腻的想像力的孩子,在看到六月里雷电交作、风雨交加之后青草地冒出的花儿时,就在自己想像的天空里自由驰骋起来。诗人巧妙地从孩子的眼中叙述花儿们的活泼、可爱、美丽、向上,充满了儿童情趣。
文本内容还是挺容易理解的,难在想象。在语文课堂上,学生们普遍还是缺乏想象力的,很多时候都会变成一言堂。我想改变,使学生们的眼中有光,让他们的想象力插上翅膀。
今天我着重进行了两个环节。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中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首先对于这一句展开想象进行表演练习,对了还有吹着口笛的东风。刚开始都是不知所措,我开始慢慢引导:东风怎么来的?语调可快可慢,风声可大可小…摆动的双手可以做为树枝随风摆动…
看着他们逐渐开心地表演起来,我看到他们真的用心表演了,那么他们的想象应该就达到了。突然想到今天还是缺少了音乐,如果有音乐的带动,他们的表演应该更精彩。
对于本文你有什么疑问吗?请你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刚开始让学生提出疑问时,他们纷纷摇头表示没有。我继续向他们解释道:你们只管提问,不用自己回答,可以指定人回答你的问题,老师或学生都可以。摆脱了“为什么”的困扰,他们开始踊跃发言起来。
1.为什么雨一来,花就放假了?(杨文涵同学)
2.他们的老师是谁?(关子诺同学)
3.为什么他们的的家是在天上,那个星星在的地方?(杨雪含同学)
……
他们每提出一个问题,有的学生也有着满脸的好奇。看着他们的好奇表情,求知的目光,我尽量用着文本中的语句去回答他们的问题,提醒着他们答案就在文本里,学会在文本里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