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银行因14项业务违规被罚4830万 短短一月内收到两张罚单

端午节前,监管部门公布一大批罚单,涉及多家银行机构。其中,包括北京银行、民生银行重庆分行等在内的两家机构被罚金额超过千万。

  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6月21日披露的《北京银保监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北京银行存在14项违法违规事实。在贷款业务方面,北京银保监局指出,北京银行存在贷款及投资业务管理不到位、贷款及同业投资 “三查”严重不审慎、流动资金贷款管理不到位、贷款资金被挪用、向不具有借款资质的借款人发放经营性贷款及个人贷款、信用卡资金管理不审慎等违法违规行为。

  此外,北京银行还存在小微企业划型不准确、 收费政策执行及整改不到位、房地产类业务违规、地方政府融资管理不审慎、关联交易管理及关联方名单管理不到位、内控管理不到位、资产分类不真实、理财及表外业务不合规、存款及柜面业务管理不到位等方面情况。

  基于上述违法违规事实,北京银保监局责令北京银行改正,给予罚款合计4830万元,12名相关责任人分别被给予警告或5万至10万元罚款,作出处罚的日期为6月16日。

  值得一提的是,这已是北京银行本月内收到的第二张监管罚单。今年6月5日,北京银行衢州分行因存在五项违法违规,被银保监会衢州监管分局罚款145万元,具体违规事实包括未落实合同面签制度,贷款“三查”不到位,个人信贷资金被挪用于限制性领域且整改不到位,对公信贷资金被第三方使用,部分贷款本息由第三方归还、结构性存款销售不规范、代理保险销售不规范等。

  短短一个月时间内就收到两张罚单,且其中一次被罚数千万,北京银行的业务合规问题再次被摆上台前。作为城商行一哥,除了违规行为屡被曝光之外,北京银行的业绩增长也亮起了红灯。

  数据显示,2022年和2023年3月末,北京银行的总资产规模分别为3.39万亿元、3.5万亿元,较上年末分别增长10.76%、3.88%,保持在城商行首位。

  尽管总资产年增3289.93亿元,但2022年,北京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62.76亿元,同比仅增加100万元,增幅仅为0.0015%。但受减值计提压力缓解、信用成本下降影响,该行净利润为247.6亿元,同比增长11.4%,保持两位数增速。报告期内,该行信用减值损失208.47亿元,同比减少11.4%。

  今年第一季度,北京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64.03亿元,同比减少6.92%,包括2022年第四季度在内,该行已连续两个季度营收负增长,单季度净利润为74.93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一季度北京银行利息净收入125.34亿元,同比减少约3.4%;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3.82亿元,同比减少约53%。

   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17家A股上市城商行中,北京银行的净利润增速仅高于郑州银行贵阳银行。总资产规模同样超过3万亿的江苏银行,一季度净利润增速高达24.83%,而总资产规模接近3万亿的上海银行一季度净利润增速为3.25%。

  不仅仅是业绩增速,北京银行的资产质量在同规模城商行中也不占优势。2022年和2023年一季度末,北京银行的不良率分别为1.43%、1.36%,较上年末分别下降0.01、0.07个百分点。以今年一季度末数据为口径,17家A股上市城商行中,北京银行的不良率水平高于13家同行。与北京银行资产规模相近的江苏银行、上海银行,不良率分别为0.92%、1.25%。

对于此次被罚,北京银行很快对外发声,北京银行高度重视,积极推进整改落实工作,已按照监管要求基本完成整改。此次罚款也是对其重视监管、积极整改的态度的肯定。这次的罚款事件,再次提醒金融机构要严格遵守监管规定,加强管理和风险意识,确保合规经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