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情绪稳定的父母:你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笔记18

《第14章  焦虑型父母的三个关键词》笔记

心理学家林文采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养孩子养到披头散发,焦头烂额,那一定是养孩子的方法不对了,养的好的孩子,父母都是轻松的……我一手带大了4个孩子,并且在养育4个孩子的同时,写了7本书,读完了硕士和博士,做了很多期电视节目,还有大大小小一堆活动,但是我的孩子在整个成长过程中都很轻松,没出过什么问题。”

焦虑型父母的关键词一:自恋。

焦虑型父母面对孩子时很容易不耐烦,表现出一种焦躁的状态。

明明已经知道了对孩子要有耐心的重要性,却在坚持了两天后就开始质疑这样做的效果……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希望有人或者有什么方式能够高效、迅速地帮助他们解决所有问题,消除他们的焦虑,甚至将产生问题的源头掐断。他们之所以会形成这种想法,主要是源于内心中的深层自恋。

自恋,是一个心理学名词。自恋型的人,一般都会比较严重地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潜意识里希望一切事物都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一旦事物没有按照他们的希望发展时,他们就会很容易产生焦躁、恼怒的情绪。

因为自恋,所以这些家长的潜意识里,会觉得很多事情都是“应该的”。

所谓“应该”,本质上就是“一切按照我规划的轨道行进”。

当一个家长总处于这种自恋的心理状态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给孩子带来伤害性的体验。

意大利教育家蒙特梭利认为,儿童不是小大人,不应当以成人的观点强加给孩子。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常常会因为自己的自恋,将孩子视为“小号的成人”,这样做的后果是,他们不会尊重孩子自身成长和发展的规律,不会关注孩子在哪个年龄段有什么样的生理发育水平、心理特征等等,而是一厢情愿地按照自己的要求去衡量孩子,对孩子缺乏应有的耐心和必要的同理心。

所以,焦虑型的父母需要认真地察觉自己的焦虑有多少是源于自己的期待没有被满足而衍生出来的。家长只有分清楚什么是自己的期待,什么是孩子的成长,才有足够的耐心尊重孩子的节奏。

悟:身为家长,当我们对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应该做自我反省,是因为自己的焦虑而引发脾气,还是真的是因为孩子的行为惹怒自己。

找出问题,解决问题,避免伤害孩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