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心汤系

三泻心汤,就是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跟甘草泻心汤。是同一个主要方剂结构作一个加减,差别不大。主症都是抓心下痞。服法都是要先用比较多的水煮到差不多六碗,然后把渣渣捞掉,再光煮那个汤,收到三碗。也是柴胡汤的煮法。和解剂的煮法。胃闷而不痛,压痛不像陷、结胸病那么明显。压痛没有那么明显的胃胀的感觉、闷的感觉,那就是痞证。即使有柴胡证汤,也应适用半夏泻心汤。三黄泻心汤主症是心下痞。心下痞的症状跟结胸是很容易鉴别的,心下痞,按之濡,痞证没有很明显的压痛,只是按了不舒服。

心气不足,吐血或者是流鼻血的人是泻心汤主之。桂林本是二黄泻心汤,《金匮要略》写的是三黄泻心汤。煮服法就不再是滚开水泡一泡了。是用三碗水煮成一碗水,比煮桂枝汤要短时间,但是还是要煮一段时间。药性有泻下的作用了。大上火特上火的人,才喷血,才要用降火的药。肾阳不够,要用附子。心阴不够,会阴虚发热,破血妄行,吐血或者流鼻血,除了热气本身之外还有瘀。有类似血栓之类的东西塞住了,走不通,血找别的管道喷出来。煮过一下的二黄或者三黄泻心汤,是有一定威力的破瘀药。

附子泻心汤证:心下痞,而复恶寒者,附子泻心汤主之。附子泻心汤方大黄二两,黄连一两,黄芩一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别煮取汁)右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纳附子汁,分温再服。又恶寒又汗出,主症是比较完整的。用附子的时机就是,阳虚而自汗,又会怕冷又会出很多汗,冒冷汗。那么上面的热,用三黄去退。下面的阳气不足,用附子去补。附子另外去煮一碗附子的汤,三黄快速泡一个三黄茶,在喝的时候加到一起喝下去。有火证之痞。上半身觉得很热,要扇扇子,出大汗,干。可是脚是要裹棉被,觉得脚很怕冷的。就是上热和下寒不得交通,三黄跟附子有用。栀子豆鼓的上热下寒是扛在膻中穴位置。泻心汤的痞是扛在中脘穴位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三黄泻心汤。 三泻心汤,就是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跟甘草泻心汤。 主要方剂结构作一个加减。主症多半也都是抓心下痞。...
    经方临证经验录阅读 2,833评论 0 0
  • 三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跟甘草泻心汤。 大泻汤里面有必定会用的五味药,一号药是芍药,二号药是黄芩,三号药是...
    李春云阅读 4,247评论 0 0
  • 三黄泻心汤证 三泻心汤,就是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跟甘草泻心汤。这个三黄泻心汤呢,它主症当然是心下痞。 【15.5...
    设计师七哥阅读 5,422评论 0 0
  • 三黄泻心汤证 三泻心汤,就是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跟甘草泻心汤。 柴胡汤,三泻心汤,归类在和解剂里面。 开始先写柴...
    潘丽健阅读 4,266评论 0 0
  • 一个人如果胃的地方闷而不痛,压痛不像陷、结胸病那么明显,这种胃的地方,胀的感觉,闷的感觉就是痞症。痞证适合半夏泻心...
    b44fe2bbe371阅读 6,06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