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天专注橙长计划#+《鼓励与行动的力量》(一)

#30天专注橙长计划#+写作/英文朗读+自由书写:《鼓励与行动的力量》(一)+《新概念英语》第一册第57课

图片发自简书App

记得北师大一个教育学方面的教授朋友,曾分享过一个关于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的小故事,这里我也分享给大家。鲍威尔是个黑人,他小的时候,一次在广场上,看到一群白人小孩子在等待有人分发五颜六色的气球,鲍威尔觉得气球很漂亮,也想要一个,但因为是黑人,他心里有点胆怯与自卑,就只在旁边看着,这时,一位非常和善的成年人问他:“小朋友,你想要什么颜色的气球啊?”,鲍威尔怯怯地说:“我觉得自己像一只黑色的气球”,那个大人就找出一只黑色的气球,充好气递给鲍威尔,对他说:“无论是什么颜色的气球,只要充上气,就都可以飘向空中”。鲍威尔说,后来,在成长的过程中,他常常想起那句意味深长的话,正是那句话,给了他不断探索、超越自我的信心与勇气。

我常常想,我们为什么要真诚助人,也需要来自他人的真诚帮助?因为有的时候,正是那些美好的精神,为我们梦想的“气球”注入勇气,为梦想插上希望的翅膀,在高空中展翅飞翔!我相信,这种善良、真诚的助人与自助理念,就像真爱一样,有着永恒的存留方式,都已融入到自然界盛开的鲜花里,带给世人的,是一片芳香。

鼓励是“I'm possible”,带来的是希望与可能,自助助人。俞敏洪老师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他的自我鼓励、踏实努力、心态平和、宽容豁达和善待他人。毕淑敏老师曾讲过“不要细细研磨自己的痛苦”。一个人的心胸若似一汪湖泊,湖水清澈干裂,懂得容纳、有容乃大,那么他或她的痛苦阈值就很高,而有一颗感恩的心就会使得幸福阈值比较低更容易愉悦平静。

鼓励通常到来希望,结果是帮助愿意尝试的人展示的机会、接受反馈的机会,是信任也是助人。

鼓励包括自我激励与鼓励他人,当你学会自我欣赏、自我驱动、自我成就,然后以身作则,用行动带来的精彩激励他人,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自己和他人,相信明天会更好,未来会更精彩!

成长是信仰也是方向,俞敏洪老师曾说痛苦的时候,可以不停地走啊走,走其实就是一种行动,宁可一思进,不可一思停。

认知的重要性在于,也许你某些方面无意中践行了,但只有站在更高的维度观察与思考,不断更新,自我激励,自我成就,才能把那些方法提炼出来,成为自己的“方法论”,真正地为你所用。

了解一件事情需要躬亲,如《小马过河》的那篇课文中提到的,只有试一试,才知道“河水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试错才会进步,一次在脑海里,一次在现实中,哪怕是不完美的开始也要先行动起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用“721法则”缺哪补哪,做必要的练习,人们往往没有练到拼天赋的程度,不要用战术的勤奋掩饰战略的的懒惰。(未完待续)


我的英语朗读链接:


《新概念英语》1-57 An unusual day.

http://xima.tv/SP6qtb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