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论语〉学习笔记428微子第十八2》
【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学习笔记】
今天是丙申年癸巳月丁巳日,四月廿九,2016年6月4日星期六。
一,柳下惠在鲁国任士师。
士师是什么官儿呢?典狱之官,也就是法官。
士师是大官儿吗?不算大。
当时,如果在周王朝"中央机关"任士师的话,是"下大夫四人",还能挤进"大夫"的末班车,按现代话讲,还有副处级职称;如果在侯国任士师的话,"不过以中下士为之",连大夫的职称都没了,只剩下具体工作了。这是士师这个岗位情况。
柳下惠先生就是在侯国任士师的。大政方针,外交风云,军事波澜,重大工程⋯这些都跟他沾不上边儿。
三黜:多次被撤职。一次一次被撤职。撤了之后,或者因为忙了人手不够用,或者有疑难问题,别人搞不定他能搞定,或者上边儿换了领导重新启用,他就这么一次又一次地撤职、复职、再撤职、再复职⋯
有人劝他说:"你为什么不离开鲁国到别的国家去呢?"你是人才啊,你到齐国、卫国,他们肯定欢迎你啊,在这儿受这窝囊气干吗呀?
柳下惠说:"我干工作,秉持正直之道,到哪儿不会被多次撤职呢?如果我为了不被撤职,放弃正直之道,何必离开自已的国家呢?"
春秋始乱,诸侯争强,大家都用霸道,没有一国用王道。上面用霸道,下面就用枉道对付你。上下一气,只管正确,不管真不真理。柳下惠看得明白:都是乌鸦啊,上下一身黑漆漆的毛。也就不折腾了,呆在鲁国。
二,柳下惠何许人?连名带姓的出现在《论语》里?
1,他是"坐怀不乱"故事的男主角。美男子,高颜值。
2,孟子称他为"圣之和者"。
那尼?圣人啊?
嗯,圣人。如假包换。
三,怎么觉得窝囊啊?不能来点儿壮怀激烈吗?至少,不是还有诗和远方吗?
1,觉得不够励志,是不是?希望看到屌丝逆袭这样的故事?
2,太平淡了,是不是?没声没响,闷头不语,得不到激励啊!我需要鸡汤充血啊!
四,正直有亮色吗?它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滔滔江水,波涛汹涌煞是好看,大片儿都是这架式,能让人心惊肉跳,瞬间让肾上腺素水平急速上窜,感觉又刺激又激动,觉得立马能披挂上马奔赴战场视死如归无怨无悔,但是,这只是表面。表面之下,深蓄潜流,真正的主角儿是它,它才是主持方向的力量。
柳下惠就是这股潜流,他的力量大过巨涛骇浪。
人之一生,职业生涯多长?40年?50年?60年?
官场长青树,政坛不倒翁,历经数朝的宿翁,这是世人的榜样?
想得浅,看热闹;识得深,有主线。
正直就是这样一种可以称之为主线的认识。它的亮色是光本身,而通常人们把闪电当作耀眼的亮色,好似把紫色当成美丽的色彩,就这么聪明伶俐地把自己一头载进没头没脑的坑里。一个坑够大的时侯,坑里的人自己不知道自己在坑里。
五,有"识得深"的人们吗?事后诸葛亮吧?
柳下惠当时已是天下名士。一个人的正直,已是天下人的称砣。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论语>》张居正著
《论语正义》刘宝楠著
《论语新解》钱穆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论语译注》杨伯峻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