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湾纪事(3)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伯乐主题写作之【永·恒】


第三章  山和树木

一九八一年立夏,天气渐渐地转暖,各家各户都小心的伺弄着自己家的地,能种的地方全都下种种上了,就连过去在生产队里谁都不爱种的田梗,也都种着几株绿豆苗,绿色的小苗嫩嫩的。整个大地已一片绿意,水库水面上漂浮着的冰块早已不见了踪影,波光粼粼的水面呈现水纹。上河屯、下河屯与灯笼石山、碧流河宽阔的水面,都笼罩在一层雾气中。家家户户的炊烟升起,恰似一幅美妙的田园山水画。

过了立夏的第二天,生产队院子里的老槐树下又热闹起来。不过这回不是分牲口和农具,生产队在灯笼石山和鸡冠山那两片承包的山林今天也要分出去。来的人不多,家家都只派出一个青壮年来,主要原因是分山林对下河屯村民来说没有牲口和农具重要,下河屯的另外一块山林离家远,村民都是就近上山取柴火用,离家太远了不大合算,费工又费力。

村子东头带辘辘的水井旁边那棵老柳树刚刚冒出芽来。生产队长徐成本叼着那杆长长的铜杆烟袋,腰上别着烟口袋,来到生产队院子里,他把公社林业局发的《自留山使用证》揣在怀里,在生产队大院的磨盘上吧嗒旱烟——。

下河屯共有两处山林,都是在山的东坡。离村近的那片在灯笼石山的东坡,这一处山顶上有三十年前栽的一片黑松有碗口粗,树影能遮半面坡;再往下面山坡是杂树木,主要以槐树为主,槐树当柴火好烧是好烧,但就是浑身带刺,一个不小心就容易划破手。

鸡冠山的东坡,多是些杂树木,有栎树、桦树混着野栗子,山尖上还长着几棵野核桃。

分山林地那天,护林员老钟头背着打着结的绳子走在前头,鞋底子踩过枯树枝 “咔嚓”响。

护林员老钟头一辈子没结婚,他一个人,住在村西头靠近灯笼石山的半坡上,下河屯就他家孤零零的,生产队里也考虑他自己一个人,看护山林方便,给他安排一个护林的活。

先去离家近的灯笼石山,仓库保管李满仓盯着灯笼石山上的松树直咽唾沫:“这些黑松长得真大,松木打家具、架房梁都是好料。”但上面有规定,松树类的分到家里不准砍伐。

铁蛋蹲下来扒拉树根的腐叶,发现土层里埋着去年的松子——灯笼石山上的树虽好,可树根盘着三十年的老藤,采伐下来靠人工扛,难走车;

丈量完后,一行人又去鸡冠山丈量。到了鸡冠山东坡,生产队长徐成本踢了踢鸡冠山的野栗子树:“尽是些不结果的公树,分这山不如分堆柴火。”

鸡冠山的杂木虽说零碎,却长在阳坡,但开春山上能采蕨菜、挖药材、采蘑菇。

生产队长徐成本扯了扯老钟的衣角:“大伯,咱评山不能只看木头,得算活计。”

老钟点点头,转身喊王会计,王会计掏出钢笔在本本上记:“灯笼石山算一类山,每亩折一百工分;鸡冠山算二类,每亩八十工分,坡底那片野栗子林单算。”

王会计转身喊徐成本队长:“你看这样行不行?”

王会计:“先全部量完统计好,回到生产队再说。”

下午,丈量完全部山林后,大家回到生产队,生产队长徐成本、会计王广利、妇女队长葛花、护林员老钟、仓库保管李满仓及部分村民代表,共同研究分配方案。

黑板上的分山图,灯笼石山被划成二十块,像切开的烧饼。鸡冠山被划分三十六块,全村五十六户人,全部按工分、人口多少划分好,就只剩下抓阄了。

傍晚,村子里又把村民集合起来,连夜对全村的山林进行了分配。对村子的一片果树园也按树年龄、大小,棵数及种类也进行了分配。

下河屯的夜深了,家家户户劳累了一天,煤油灯的亮光渐渐熄灭了,到处都是一片黑黑的。远处传来了几声狗叫。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伯乐主题写作之【永·恒】 第一章 土地承包 公元一九八一年春分,碧流河...
    跃跶阅读 728评论 0 3
  •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伯乐主题写作之【永·恒】 第二章 牲口和农具 第二天,下河屯早早的就升...
    跃跶阅读 402评论 0 2
  •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伯乐主题写作之【永·恒】 前言 文/跃跶 灯笼石山的轮廓像悬在天边的一...
    跃跶阅读 20评论 0 6
  • 农历七月十二这天,讲是汉族人过七月半(日历上说中元节,地方言称祭节)的节日。其实只是一方的风俗习俗罢了,我家就是壮...
    金春阅读 3,641评论 2 40
  • 刘五朵是我们村最漂亮的姑娘,那是大家公认的漂亮,是最天然出水芙蓉般的漂亮。不像李二妮,是那种靠雪花膏,涂胭抹粉伪装...
    苍山一片云阅读 3,34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