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角的风铃被穿堂风拂动,叮咚声里藏着岁月的絮语。
我总爱在此刻沏一壶老茶,看茶叶在沸水中浮浮沉沉,恰似人生路上的停停走走。
人这一生,像是背着行囊走在漫漫长途。
起初总想着把沿途的风景都打包带走,遇见的人、经历的事,哪怕是一粒硌脚的沙,都舍不得丢弃。
可走着走着才发现,行囊越来越沉,脚步也愈发蹒跚。
有位老友曾说,他三十岁时总为十年前的一次失误辗转难眠,四十岁时却在整理旧物时,对着当年痛哭过的日记本笑出了声。
原来那些以为会铭记一生的执念,早就在岁月的风里,被吹成了轻烟。
且行且忘,从不是薄情的辜负,而是给心灵松绑的智慧。
就像深秋的树,总要抖落满身黄叶,才能在寒冬里站稳脚跟。
忘记别人的错,是为了腾出地方装下温暖;忘记过往的伤,是为了让伤口长出铠甲。
风过无痕,不是风没有来过,而是它懂得,唯有放下,才能继续向前。
可人生又不能只顾着遗忘,还要学会且行且看。
春日里低头可见的草芽,夏夜里抬头能触的星光,秋雨打湿的窗棂,冬雪覆盖的屋檐,都是时光馈赠的礼物。
曾在江南古镇遇见过一位老者,每日清晨都坐在石桥上看流水。
我问他日复一日看同一条河,会不会觉得枯燥?
他指着水面的波光笑道:“你看这水,每秒都在流,每刻都不同。”
是啊,我们总在追逐远方的风景,却忘了脚下的路本身就是风景。
街角咖啡店飘出的香气,地铁里陌生人递来的纸巾,甚至是雨天溅在裤脚的泥点,都是生活最生动的注脚。
且看,是让眼睛带着温度去观察,让心灵带着敏感去体会。
当我们学会在赶路时抬头,会发现月亮不只是在夜晚升起,有时也会悄悄挂在正午的晴空。
而这一路的行与忘、看与思,最终都要归于“从容”二字。
从容不是世事不惊的冷漠,而是历经千帆后的通透。
就像老茶树上的叶,经过采摘、晾晒、烘焙,褪去了青涩,沉淀出醇厚。
见过急功近利的追逐,也见过患得患失的煎熬,才明白从容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淡然,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笃定。
去年在黄山遇雨,同行者皆抱怨山路湿滑,唯有一位摄影师始终举着相机。
雨雾中,他镜头下的山峦若隐若现,竟比晴空时多了几分仙气。
他说:“天气从不由人,但心情可以由己。”那份从容,不是逆来顺受的妥协,而是在无常中寻得自在的智慧。
风还在吹,风铃依旧叮咚。茶已微凉,可唇齿间的回甘却愈发清晰。
人生这趟旅程,本就没有固定的路线,也没有必须抵达的终点。
不如学那风中的叶,该落时便坦然飘落,该飘时便自在飞扬;学那山间的泉,遇石时便轻轻绕开,遇谷时便缓缓汇聚。
且行,是对生命最基本的尊重;且忘,是给心灵最温柔的解放;且随风,是与世界最和谐的相处;且看,是对生活最热忱的拥抱;且从容,是给自己最珍贵的礼物。
毕竟,最好的风景,从来都不在远方,而在这一路的风里、眼里、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