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六一儿童节,昨天是端午节,每逢这样的节日,中国人大抵是要庆祝一番的。儿童节是给少年儿童庆祝,端午节是成年人的节日,后者更古老更传统,流传了几千年,有多种纪念仪式,比如说吃粽子、划龙舟、亲朋好友间聚餐……儿童节是一个现代形成的节日,常见的仪式是各级党政领导前往各类学校,脖子上戴上红领巾,站在一群学生中间……这种图景几十年不变样!
我虽然现在已经是一个中年人,但从小长到大,谁还不曾过过自己的儿童节呢?小时候过儿童节也蛮有仪式感的。人的年龄越小,越会感觉时光的美好,所以大家公认儿童时代是一个人一生中的黄金时代。那样的日子里,绝大多数都会感到很快乐,如果碰到了过六一儿童节,那就要快乐翻倍了。小时候过六一儿童节,是真正把它当成一个节日来过的。长大以后参加工作,到了六一节前后,更多做的事情是交通安全宣传进校园,挺没趣了。
还是过端午节更好吧。昨天的端午节给老家打了个电话,问候了父母的身体健康情况。父亲还是老样子,总是担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已经是八十七、八岁的老人了,总是往医院跑。做子女的当然也能够理解,谁不想在老的时候还拥有一副健康的身体呢?就我内心的真实想法,假如我本人真的七老八十了,我会时时警惕自己不可对任何事物抱有执念。我在快速成长的人生路途中,见过太多“困在自己执念中”的人。
母亲也有八十多岁,她的两只耳朵几乎已经完全失聪,家人们讲的话她几乎都听不见,除非用嘴对着她的耳朵讲,才依稀听得清我们讲话的内容,我的电话就不打给她了。值得庆幸的是,母亲的饮食胃口还挺好,能够消化食物吸收营养。虽然听不见别人讲话,自己讲起话来却中气十足。母亲不仅耳朵背,两条腿也有点瘸了,走路也走不太动,可以说她身上的毛病不少。但是母亲的性格很好,开朗乐观,对生活充满热情。她的精神状态,完全抵消了疾病带来的烦恼,在某种程度上赢得了我的尊敬和佩服。
古人讲“每逢佳节倍思亲”,可能我生性比较淡漠,在端午节日到来的时候,倒不是十分的思念双亲。永新老家离新余并不是很远,高速公路上两个小时(最多两个半小时)的车程就到了。我一年总要回去个四、五趟,每趟在家待个几天,拿点钱给父母两老(每人一个红包),陪他们聊聊天,带他们到超市去买点东西;或者开着车带着他们到县里面的各个风景点游玩,也算聊以尽到人子之孝。这个端午就不回去了,且在新余自己家中休养生息。
毕竟要像一个过节日的样子,中午在家里炒了几个荤菜和蔬菜,喝了一点老婆姐姐酿造的放了药材的谷酒。药材是一种红色的花,具体名字记不清,酿出来的酒的颜色血红血红。刚开始我还喝不惯,但现在却有一点上瘾的感觉了。其实像我这种体质,平时少饮酒是最好的,但我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天生就有点好酒贪杯,中午这种药酒喝了不少,到最后已经醉意朦胧,把自己扔在床上倒头就睡,一直睡到下午4:00才醒过来。
反思端午节做得好与做得不好的方面,分别有以下几项:完成了每天的运动量,昨天快走了大约14,000步;完成了简书日更,大约写了1500字;品尝了一顿美酒佳肴,满足了口腹之欲,也是一种生活小确幸;无意中找到一部好看电视剧《平原上的摩西》,总共6集看了前2集,是我喜欢的调调,度过了晚上一段愉悦时光,以上这些都算好的方面。不好的方面有:沉迷在微信短视频里面不能自拔,一点书也没读,内心感到空虚;在饮食的适量上还是没有控制好,导致白天精神状态不佳,白天断断续续补了三回觉,这是糟糕的体验。
讯飞语音输入50分钟,全文1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