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蚂蚁效应

日本北海道大学进化生物研究小组对三个分别由30只蚂蚁组成的黑蚁群的活动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大部分蚂蚁都很勤快地寻找、搬运食物,而少数蚂蚁却整日无所事事、东张西望,人们把这少数蚂蚁叫做“懒蚂蚁”。

       

        有趣的是,当生物学家在这些“懒蚂蚁”身上做上标记,并且断绝蚁群的食物来源时,那些平时工作很勤快的蚂蚁表现得一筹莫展,而“懒蚂蚁”们则“挺身而出”,带领众蚂蚁向它们早已侦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转移 。     

        原来“懒蚂蚁”们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侦察”和“研究”上了。它们能观察到组织的薄弱之处,同时保持对新的食物的探索状态,从而保证群体不断得到新的食物来源。这就是所谓的“懒蚂蚁效应”--懒于杂务,才能勤于动脑。

懒蚂蚁效应的启示:

        勤与懒相辅相成,“懒”未必不是一种生存的智慧。懒于杂务,才能勤于思考。在一个分工协作的组织内部,勤者与懒者都是不可或缺的。大量勤者的存在,是一个组织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但是一个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还需要存在懒于具体事务,却勤于思考创新的决策、谋划、组织、协调、指挥者。没有了这样的懒者,勤者极易无所适从,不知所措,多会作无谓劳作,往往事倍功半。 

        作为勤蚂蚁,要不断学习,并运用知识去学会思考,学会找到自己的正确方向,否则只能永远做一直忙碌而价值低廉的勤蚂蚁。所谓的“穷忙族”就是“勤蚂蚁”的另一种叫法。

          而“懒”蚂蚁的懒是表面的,他们并不是什么事都不做,而是他们勤于思考、善于观察,有开阔的视野,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一个长远的战略规划。在遭遇突发事件,他们的价值就会很好的体现出来。

        生活中的我们如何分配自己的精力在行动与思考上,每个人所处的阶段不一样,他的平衡点也应该不一样,但行动应该是每个成功的人必须经历的,很多经验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得到,有了“勤”做基础,我们才能“懒”得潇洒。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懒蚂蚁效应是指管理者或领导者要懒于杂务,勤于思考。懒于杂务是指,对于日常性工作要制定有效的工作流程,让合适的人去做...
    w小郭阅读 281评论 0 1
  • 《刘润商学院》6.20 今天的分享让我重新对‘懒’有了新的认识,在一个团队里,肯定会有那么个奇葩,‘懒蚂蚁’和‘’...
    台一DDM路静娟阅读 368评论 0 1
  • “懒于杂物 勤于动脑”在工作中我们即需要务实勤蚂蚁 同时也需要有勤于思考的懒蚂蚁 管理者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价值
    淄川DDM赵鑫阅读 168评论 0 0
  • 懒只是表象,勤才是真相。 在我们这个店面中,有个小姑娘,在大家打扫卫生时,她是不紧不慢的打扫着,认为她是偷懒;当大...
    王朋彦阅读 461评论 0 1
  • 对于社交,中国人是特别喜欢的,重人情,爱热闹,交流经验和分享商机,可是我们也需要明白社交是一个有成本的过程,任何事...
    狮女柔心_Nicole陶阅读 1,523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