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你交过的智商税

营销学上有句很著名,却又很现实的话:“消费者就像羊,他们会相信一切你想让他们相信的。”

商家就利用了这一点,开发出不少所谓的健康产品,诱导消费花费了不少的冤枉钱,交了不少智商税。

一位化学专业出身,资深大健康领域的人士,向我们揭露了保养食品里的“骗局”。

01  抗糖产品

抗糖产品,其实就是商家借用“糖尿病医疗”这个概念,来炒作的伪科学。

商家所宣扬的“抗糖化终产物”,实际上是糖尿病患者才会关注的专属话题,正常人是可以正常代谢掉的。

在国外搜索抗糖资料,显示的全是糖尿病的医疗研究,并不涉及普通人。

市场上的“抗糖”产品,只是打着抗糖的噱头,本质上是胶原蛋白或抗氧化剂,比如维C。

只有少数产品含折芸豆提取物,从原理上可以阻碍糖的吸收,但并不能消除糖化产物。

控糖的关键是管住嘴,均衡饮食,保证锻炼和良好作息,少吃甜食、高温煎炸物、精致碳水、果汁饮料。

02  燕窝

吃燕窝补充胶原蛋白,是纯属于智商税,因为胶原蛋白只存在于动物体内。

商家宣传燕窝的作用成分是唾液酸,唾液是人体自身就能合成的,天然存在于乳制品和鸡蛋中,含量更高。

一盏燕窝大约8克,其中唾液酸含量大约是0.8克。一个鸡蛋里的唾液酸含量大约是1.25克。

03  0糖/低糖/代糖食品饮品

如今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知道要少吃糖,商家就抓住了这个商机,推出了许多号0糖、低糖的食物。

这些食物里加的是代糖,是一种有甜味,但不会参与血糖代谢的物质。

市面上许多代糖都是用人工合成的甜味剂,不少研究指出,它们会导致内分泌和新陈代谢紊乱的风险。

常用的阿斯巴甜,就有可致癌、致癫痫和致焦虑的风险。常用的三氯蔗糖对胰岛素失衡的影响一直备受争议。

相对安全的天然代糖有甜叶菊、菊粉、罗汉果苷、赤藓糖醇、木糖醇,购买时要查看配料表。

你是唯一能对自己身体与健康负责的人,了解食物的构成,少交智商税,让生活更健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