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老公从江苏常熟出差回来,今天又接着去南宁出差。
早上四点多便起床、出门,赶早上六点多那趟航班。那时我正睡得迷迷糊糊,并没有听到昨晚我提前定好的闹钟声响。
现在的这份工作,他要经常出差。哪怕周末也要经常盯着手机,回复工作群里的消息。有时候周末一大早起来便要打开电脑处理工作,或者是线上开会。
有一个周六的晚上,开会到半夜将近十二点才结束。还有一个周六的中午,我们一起逛超市买菜。但接到了紧急的电话必须赶往供应商的工厂,于是还没有来得及吃饭便开车走了。
为了防止产线不断线,就要随时待命。
有时候感觉这份工作也挺烦人的,但老公上手快也很少抱怨。
也许是经历过上份工作被裁员,有过将近半年的空窗期。所以他很珍惜这份新工作,工作很认真也很努力。
“你不内耗吗?”有一天晚上,我忍不住问老公。
“其实也会啊,只不过看透了。”他笑着说。
最近我请假在家中休息,但是似乎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开心。每天还是要处理工作,也会有点儿患得患失。工作忙碌的时候,感觉每天大时间被工作所占据;但是人一旦停下来,又容易变得作息紊乱、萎靡不振。如果事情处理的少了,就会有一种负罪感。
之前大半夜还在跟老外开会,回复客户的邮件、处理报价。现在事情没有那么多,反而又有些不习惯。
你看人有时候真的很矛盾,有时觉得还是要工作充实点儿比较好。
但在家里办公的时间相对比较自由,也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处理工作。多了一些时间来吃饭、运动,中午还可以睡个午觉。
但同时也开始在思考:如果以后不上班了,拿什么来赚钱?
人有时候就是这样的矛盾、挣扎与贪心,但还是想找到一个更平衡的方法。现在对于很多人而言,上班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生存的刚需。有太多人面临着房贷、车贷、孩子的开销等等,每天一睁眼就是要面对各种费用。
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声音:
不喜欢目前的工作,但眼下又找不到更合适的;工作的收入不高、没有价值,也得不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
有些人因为工作而焦虑、失眠,甚至遭遇职场欺凌、患病。
有时我们不能对工作期待过高,先试着去说服自己心里就会顺其自然地接受。或许心态转变了,工作的成果也会令人满意许多。
与其花时间焦虑未来、思考为了什么上班,不如果断地告诉自己:上班是为了赚钱养活自己而已”。
现在大环境不好,有很多人主动或者被动的失业。有些人通过失业,有了更多选择的机会。但大多数人并没有逆袭人生,而是继续失业、找工作、上班。
今天晚上看到了一段话,感觉挺有道理:上班最大的意义,不是那点工资。而是工作能让你有规律的生活,有见人的机会,有稳定的社交圈子。
工作虽苦,但至少能证明自己的价值和提供一定的收入。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出去要颓废。
对现状不满意时,不妨调整心态去工作,内心也会变得充盈而踏实。
日本的恒子奶奶从医70多年,直到91岁退休前仍坚持每周工作4天。既是受人尊重被人需要的“工作之神”,更是淡定自若笑对一切的“人生赢家”。
她在90岁时出版了畅销的书《人间值得》,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她在书中写到:“只要活着,人生总会有办法的。能吃饱,能睡好,有一份维持最低限度生活的工作,一定没问题。即使有什么不顺心,也不要太在意。”
豁达的心态、稳定的内核,让她的生活回归到正规。同时,还让她在工作上成为了不可多得的人才。
其实世上没有一份工作不辛苦,也没有一处人事不复杂。
这样看来,上班其实也挺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