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嘘……来了……”
“来了……先别动……”
“好了,进去了,快拉……”
“快拉绳子……”
“哐当,呼啦啦……”
“哎……呀……又跑了……”
“都怪你,让你拉绳子,你非得等着……”
“怎么能怪我,要怪也得怪你总说话……”
筐子扣在地上的声音,小麻雀煽动翅膀飞起来的声音,还有几个小孩子先压着嗓子后扬高嗓音的声音,给冬日雪后的世界平添了一份热闹与生气。
如果说下雪是冬天的标配,那么雪后用筐子扣麻雀则是我们那个时候冬天的标配。
我奶奶家的老房子是在一座大山的山脚下,那里在我们村里算是地势很高的一处地方。所以奶奶家的老房子所处的地方也很高,从他们家的院子里进到门里要上很多台阶,差不多得有十多个,我们叫那些台阶叫门台儿。
奶奶家院子里还有两棵秋子树,我到现在也不知道我们那里叫做秋子的那种能吃的东西学名叫什么,只觉得它跟李子长得很像,但是它比李子小,而且也没有李子好吃。
因为她们家在山脚下,院子里又有树,所以不管什么季节,院子里的小麻雀都很多。春夏秋三个季节,麻雀们在山上和树上就能找到吃的,而冬天,山上和树上都变得光秃秃一片,下了雪,那些小麻雀就更没地方找吃的了。于是就有了开头那段吵吵闹闹的画面。
记忆里的我的家乡,小时候的每年冬天都会下几场大雪,纷纷扬扬的雪飘落在天地间,经过一天一夜,染白了连绵的大山,染白了人们的屋顶,染白了村里的石头小路,山上的树上,院子里的树上,开满了串串朵朵的雪白的花。
我们把爷爷家挂在墙上的一根长长的麻绳解开,把绳子的一端系在一个枝条编的筐子上,然后再用一根小木条把筐子朝下支起来,在筐子底下洒上一把小米,最后我们几个小孩子拿着绳子的另一端躲到爷爷家里,把门关上后只留下一个小缝隙。
没一会儿,几只小麻雀叽叽喳喳地从旁边的山上飞了过来,它们先落到院子里的秋子树上,小脑袋左右摆动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情况。再之后有两只胆子大的小麻雀飞落在院子里,它们俩一前一后,一边叫着一边扭动脑袋左右查看,小爪子在雪地上一蹦一蹦的朝着筐子那边挪过去。树上的麻雀也许是看到它们俩没事儿,一只只地陆续也飞落下来。不过,它们都很警惕,并没有一下子落到筐子那里,像是试探似的,一边叫着一边朝那边蹦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