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之州,心梦吴桥

为更好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旧事越千年,传承永不变”社会实践队成员刘家硕等人于2月2日参观了吴桥杂技大世界。

吴桥,是我国杂技发展最早的发祥地,在这块土地上,杂技先辈们不懈地实践和追求,从“耍把式卖艺,牵猴撂地”,到登上世界杂技艺术殿堂,从打几个跟头,变几手戏法,到被称为东方艺术明珠;从三五个人撂地、磨杆演出,到具有能容三千观众的大盖棚;从零星分散为数不多的杂技艺人,到全县乡乡镇镇有杂技团,村村都有杂技艺人;从走村串镇到走出国门,足迹踏遍世界五大洲。

漫步城中,身着古装巡街、挑担叫卖的人在城内穿梭,再现了清末民初的江湖街景。精彩的猴戏、驯鼠,震撼的硬气功,欢快的唢呐吹奏和各式各样的杂耍、戏法,杂技小院、彭家班的惊险绝活,诙谐幽默的江湖卖口,体现了当年老北京天桥、天津三不管、上海大世界、南京夫子庙等民俗文化集散地的特色表演和江湖文化景观,展现了杂技之乡古老的民间文化风采。

“兔年大吉喜气临,昂首摆尾迎春来。哎,哎,各位朋友要听好……”循着声音来到独台戏舞台,非遗传承人黄彦芬正以地道方言,通过木偶表演一台戏。她连演带唱敲锣打鼓,一举一动,一招一式,一颦一笑,将剧中人表演的宛若真人。

在“吹破天”剧场内,吹茶壶、鼻吹唢呐、口吃香烟……一根普通的唢呐空管在何树森的手中成了一柄“魔杖”。有声:经典民乐《百鸟朝凤》中的各种鸟鸣惟妙惟肖;右手转着手绢,左手举着唢呐,头顶还有一个暖水壶。嚯!何树森将杂技与唢呐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也将整场演出推向了高潮。

来到“鬼手居”,王保合老先生的“三仙归洞”精彩上演。一根筷子、两个瓷碗和三个海绵球是王保合全部的表演道具。只见他拿起筷子轻轻一点,扣在瓷碗下面的海绵球就能任意出现或消失。他的绝活儿引来阵阵喝彩。为了活跃气氛,王保合邀请台下观众进行现场互动。王保合让一名观众用手紧紧攥住一个球,然后拿着筷子指着她的手,一声“走”字过后,观众摊开手心,竟然是两个球!“怎么进来的?怎么这么快?太厉害了!”观众被吴桥老艺人的高超技艺深深折服。

与此同时,江湖大剧院内,大型杂技情景剧《江湖》与杂技秀《运河·印象》轮番上演;江湖文化城“三不管广场”上赶起了江湖非遗集市,捏面人、吹糖人、画糖画。

“我第一次来吴桥,看到了很多精彩的非遗展演,这个年过得十分有意义。”游客李女士说,这些节目让非遗文化得到了传承,可以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环境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队员们收获颇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广泛的学习传统文化,感受中国的发展史,领会传统文化沿着历史长河流传至今的不易,并担负起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吴桥位于河北省东南部,京沪高速贯穿吴桥,是国内外公认的杂技之乡。1993年,吴桥县政府与香港国旅合资兴建了“吴桥杂...
    冰河世纪小萨阅读 5,488评论 6 8
  • 妈妈的同学来我们家做客,我们邀请他们去吴桥杂技大世界看杂技。我们驾车来到吴桥杂技艺术中心。这里正在上演大型...
    唐康凯阅读 2,507评论 0 0
  • 出差沧州,周末坐一小时老火车,去看看闻名遐迩的吴桥杂技,正赶上第17届吴桥杂技艺术节。 吴桥杂技大世界以其源远流长...
    雷春阅读 2,615评论 0 2
  • 承德一日游,释放压力,刺激惊险,回味中感慨,这种旅游也让人兴趣盎然。既能顾及老人,又不影响女儿的学习。于是以天津为...
    一家独行走天下阅读 7,668评论 40 120
  • 05 马戏 围栏口卖票,20元骑一圈。惹的不少人去体验,有男有女,有大人有小孩。有位姑娘清秀苗条,披半大风衣,戴西...
    一家独行走天下阅读 7,843评论 37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