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页1:请求反馈--《非暴力沟通》

【R·阅读原文片段】

我们的意思和别人的理解有时可能是两回事。如果无法确定对方是否已经明白,我们可能就需要得到反馈。请求反馈能确保对方准确把握我们的意思。有时,问一句“我的意思清楚吗”,然后,对方表个态就足够了。在另一些时候,听到“是的,我明白你的意思”这样的回答,我们并不放心。为了确保对方确实明白我们的意思,我们希望他充分表达他的理解。这样,一旦他的理解与我们的意思有所不同,我们就有机会作适当的补充。

例如,一位老师和她的学生说:“托尼,今天批改作业时没有看到你的作业本。我想知道,你是否清楚我上次布置的作业。放学时,来我办公室一下好吗?”托尼咕噜了一句:“好,知道了。”然后,他就转过身去,准备离开了。老师站在那里,不清楚学生是否已经明白她的意思。于是,她叫住他:“麻烦你说一遍我刚才请你做的事情好吗?”托尼回答说:“放学后,我没法看足球赛了,因为你要把我留下来做作业。”老师发现托尼并没有听明白她的意思,她准备作出解释。这时,她很注意她的方式。

像“你没有听明白”“这不是我的意思”“你听错了”这样的表达,很可能会让托尼觉得老师在批评他。因为托尼很坦率地作出反馈,这位老师先向托尼表达了她的谢意。她说:“谢谢你给我反馈。我想我说得不够清楚。我的意思是,放学后,我给你讲讲我上次布置的作业。”

第一次请求他人给我们这样的反馈时,我们也许会有点不自然。因为在生活中,我们很少提出这种请求。在强调这样做的重要性时,我常听到人们表达保留意见。他们担心,有的人也许会说“难道我是聋子?”或者“不要在我这里卖弄你的沟通技巧”。为了避免这种反应,我们可以先解释我们的目的——我们是为了了解我们是否已经把意思说清楚了。然而,如果对方说“我已经明白了,我没有那么蠢!”那么,我们可以体会他的感受和需要,并表达对他的尊重及我们的需要。

【I・讲解和复述】

有些时候在双方的沟通中,我们确保我们的意思和对方理解的意思是一致的。所以请求反馈这个动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总结如下图:

图一:请求反馈路径图

【A1・回顾过去】

在之前的很对时候,我在和妈妈嘱咐带宝宝的问题上(白天我上班的时候,会在临出门嘱咐妈妈一天带娃的注意事项)一直会有这样的一些对话,对话如下:

我:妈,今天你要记得给宝宝多喝点水,水果酸奶要在两顿饭的中间吃,还要带她多出门和小朋友玩玩哦

妈妈:知道了

我:那你再给我重复下哪几件事情好么?

妈妈:上班去呗,我还能听不懂这几句话的意思么,当我傻啊

我:.......

以往虽然意识到反馈的重要性,但是忽略了请求以及对方感受的细节处理。

【A2・未来应用】

接下来的每一天在和妈妈沟通育儿问题时,要严格按照请求反馈的细节来处理老人家的感受。确保请求反馈的同时,能够让对方身心愉悦的接受我的意思。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