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 《创业无畏》第八章 面对困难和机遇,你需要有适合自己的行事准则

1.内容概述:

        企业家在创业过程中,需要面对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时也会遇到很多稍纵即逝的机遇。当问题和机遇对企业的关键程度超过一定值时会引起决策者的紧张甚至恐慌,而恐慌的负面情绪是决策的大忌。

        那么,企业家在面对困难和机遇时,怎样才能保持好心态,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呢?答案就是:要有适合自己的行事准则。

        彼得定律,是一些常用且有效的行事准则,共二十八条。其中几条如下:

        彼得定律7:如果你无法获胜,那么想办法改变规则。它的意思应该是:企业家看问题时,不可拘泥于固定的角度。当常规路线无法到达目标时,要尝试一些大胆的想法,走“捷径”。

        彼得定律19:非常想得到才可能得到。这条的意思,企业家对成功要有强烈的渴望和坚定的信念,这种渴望和信念不但能为自己提供无尽的正能量,同时也会感染周围人,让你的团队总是充满激情。

        彼得定律24:如果没有目标,你每次都会错过。清晰的目标,是企业团队一步步制定可靠计划的前提,也是团队成员能否将注意力集中于当下的关键因素。目标明确了,企业团队中每个人才能对要做的事情了然于胸,积极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也才可能进入心流状态。

2.个人感受:

        似乎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做事的习惯和风格。但是,很少有人会去总结,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行事准则。

        好的行事观念,只有在理智的状态下才是有效。当你恐慌或者偏离理智状态时,这些观念和正确的认知,可能会失效。

        比如:在平时的工作中,我都有这样一种观念:倘若和他人出现意见分歧,首先要听取别人的意见,然后再解释自己的想法,这样做是对别人的尊重,同时也更利于沟通。可是,如果我被人指责,就容易偏离理智状态,这个时候我做的事情是跳过别人的想法直接为自己的意见和行为分辨,然而这样做却通常收不到效果,甚至会激化矛盾。

        所以呢,把观念提升到理论的高度,是很有必要的。它能在你遇到危机,并偏离正常状态的时候,给你正确的指引。

      最后再写一条我自己的行事原则:做重大抉择时,不轻易听信别人的意见,哪怕是那些看起来比我懂的多得多的人,因为他们觉得正确的,不一定就适合我。我一定要去了解问题本身,通过思考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