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浑诗解二百八十三

凌歊台送韦秀才

许浑

云起层台日未沉,数村残照半岩阴。

野蚕成茧桑柘尽,溪鸟引雏蒲稗深。

帆势依依投极浦,钟声杳杳隔前林。

故山迢递故人去,一夜月明千里心。


【注解】

1. 凌歊台:台名。南朝宋武帝刘裕曾于此筑离宫。遗址在安徽当涂县。凌歊,谓涤除暑气。陆游《入蜀记》“ 凌歊臺正如凤皇、雨花之类,特因山巔名之。宋高祖所营,面势虚旷,高出氛埃之表,南望青山、龙山、九井诸峯,如在几席。”

2. 韦秀才:即韦滂,许浑好友。

3. 层台:重台;高台。《楚辞·招魂》:“层臺累榭,临高山些。”王逸注:“层、累,皆重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五》:“东门侧有层臺,秀出云表。”

4. 残照:落日馀晖。唐李白词:“西风残照,汉家陵闕。”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

5. 桑柘:桑木与柘木。《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命野虞无伐桑柘,鸣鳩拂其羽,戴胜降於桑。”宋朱彧《萍洲可谈》卷二:“而先植桑柘已成,蚕丝之利,甲於东南,迄今尤盛。”

6. 蒲稗:蒲草与稗草。亦用以指相近相依的事物。谢灵运诗“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刘良注:“芰荷蒲稗皆水草迭递也。”唐张九龄《饯济阴梁明府各探一物得荷叶》诗:“但恐星霜改,还将蒲稗衰。”

7. 依依:依稀貌;隐约貌。晋陶潜诗之一:“曖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宋张先词:“斜汉晓依依,暗蛩还促机。”

8. 极浦:遥远的水滨。《楚辞·九歌·湘君》:“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王逸注:“极,远也;浦,水涯也。”南朝梁江淹:“停艫望极浦,弭棹阻风雪。”

9. 杳杳:犹隐约,依稀。唐郑棨《开天传信记》:“吾昨夜梦游月宫,诸仙娱予以上清之乐……其曲楚楚动人,杳杳在耳。”宋苏轼《伏波将军庙碑》:“自徐闻渡海适朱崖,南望连山,若有若无,杳杳一髮耳。”

10. 故山:旧山。喻家乡。汉应玚《别诗》之一:“朝云浮四海,日暮归故山。”唐司空图诗之一:“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鶯声似故山。” 宋秦观一:“追惟献岁发春间,和我新诗忆故山。” 

11. 迢递:遥远貌。三国魏嵇康《琴赋》:“指苍梧之迢递,临迴江之威夷。”唐杜甫《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诗:“居人莽牢落,游子方迢遰。”唐欧阳詹《蜀中将回留辞韦相公》诗:“明晨首乡路,迢逓孤飞翼。” 

 

简译:

太阳欲沉未沉之际,暮云在高台四周升起。一半的山峦笼罩在阴影之下,而一些村庄却还沐浴在在夕阳中。

村边的桑树和柘树上都是已经结了茧的野蚕,溪中的水鸟也开始在深深的蒲草和稗草中育雏了。

(前两联写送别之处凌歊台周围的景色,烘托了浓浓的别愁和伤春之情)

韦秀才的归帆已经隐隐约约地飘像遥远的水滨,隔着前面的树林还能听到依稀的钟声。

故人已经离去,而我的家乡又很遥远,千里的思念之心只能空付于一整夜的明月了。

(后两联写望着韦秀才乘船离去,在明月下彻夜未眠,表达了对友人和家乡的无限思念之情和孤独寂寞之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题舒女庙 许浑 山乐来迎去不言,庙前高柳水禽喧。 绮罗无色雨侵帐,珠翠有声风绕幡。 妆镜尚疑山月满,寝屏犹认野花繁...
    花外踏香泥阅读 5,473评论 12 110
  • 留别赵端公并序 许浑 序:余行次钟陵,府中诸公宴饯赵端公,晓赴郡斋,宿约余来,且整棹,因留别。 海门征棹赴龙泷,暂...
    花外踏香泥阅读 6,367评论 16 112
  • 赠萧兵曹先辈 许浑 广陵堤上昔离居,帆转潇湘万里余。 楚客病时无鵩[https://baike.baidu.com...
    花外踏香泥阅读 6,081评论 18 111
  • 赠河东虞押衙二首其一 许浑 长剑高歌换素衣,君恩未报不言归。 旧精鸟篆谙书体,新授龙韬识战机。 万里往来征马瘦,十...
    花外踏香泥阅读 9,268评论 15 111
  • 闻州中有宴寄崔大夫兼简邢群评事 许浑 箫管筵开列翠蛾,玉杯金液耀金波。 池边雨过飘帷幕,海上风来动绮罗。 颜子巷深...
    花外踏香泥阅读 6,009评论 18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