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看不见的客人》这本书算不上传统意义上的推理小说,真要说的话,应该属于社会派推理小说会比较合适;在我看来,有点像早期港剧《鉴证实录》类似于单元剧的类型。有尸体、有谜题、有调查,另外还有前后贯穿二十年的剧情架构。
一个独居女人爱斯琳被人杀死在自己的公寓中,而饭桌上摆着两套餐具和精美的饭菜,剧情由此展开。究竟爱斯琳在迎接谁?而又是谁作为“客人”前来拜访呢?牵扯到爱斯琳周围的一切都开始被调查,爱斯琳的家人、朋友及周围的社会关系开始逐一清理,甚至牵扯到爱斯琳父母时期的故事,作者塔娜·法兰奇在丰富剧情的想象力上功力显著,为我们奉献了一部别具特色的警探故事。
本书的全视角都围绕警探、警察展开,这在同类型小说当中可谓独树一帜。作者塔娜·法兰奇通过诙谐、幽默、打趣的表现手法让我们窥视了警局内部的一些细节,情节丰富多彩。其实警察作为国家特殊工作人员,在顶着各种压力下的工作中,也有着平凡人所拥有的一切爱恨情仇,本书的女猪脚康韦警探就处在这么一种高压的工作状态下,从她的视角中,我们可以看到对警察制度的不满、对办案方式的不满、对上司工作安排的不满,对同事配合的各种不满,警察内部也分为好多派系,在如此多不利条件下,需要女猪脚去协调各种资源、诸多警探配合,尤其在层层阻力下办案,实在强人所难。好在康韦警探不畏强权和艰辛,在同等相互讽刺的过程中,非常完美并适合的解决了这个案子。
“你凭什么操控我的人生?”对这句话颇有共鸣,这牵扯到人性和人生的问题。究竟如何做才能体现人性?如何才能让人生得到欣慰和满足?案子由此作为触发点,向我们一一阐述始末。很多人为了自己的需求而做出选择,很多人为了自己的内心而做出选择,而工作和生活中都有支撑人们做出选择的基础和理由,人们的认知在自认为关键与合适的理由上而做出判断,然而人们并不知道选择之后所带来的到底是不是自己想要得到的呢?犹豫、矛盾、坐立不安,想要做出一个决定非常困难,然而在迷茫彷徨、矛盾万千的内心世界中,还是会有最终一条信息得到贯通与执行,人就是人,人就是矛盾对立统一的集合体,书中对此阐述非常精彩。
看不见的是人的内心。
本书唯一不足乃是欧美小说通病,文长字多对话啰嗦,但通篇读下来,能体味出一种独特的情景描写和幽默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推荐大家阅读本书。
© 本文版权归作者 浅蓝的摩卡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