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又称田七、金不换,为“金疮要药”和补血第一,既活血又兼具止血,还能补虚——促进造血功效,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
三七,通常指三七根,性温,味甘、微苦,归肝、胃经,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主治出血症,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等。
为何能多向调节?
看似矛盾的两个方面,实际上并不矛盾!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三七中含有三七素、槲皮素和皂苷类化合物等多种成分。
三七素(一种特殊氨基酸,止血效果随着药量的减少而降低)和槲皮素是止血促凝的有效成分,它们都具备抗炎、增添毛细血管抵抗力和下降血管浸透性的作用,因此能止血。
皂苷类化合物为抗血栓、抗凝血的有效成分,能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中医认为,三七是“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的治血良药。止血与活血功效能在人体内不矛盾地发挥作用,该止血时能止血,该活血时则活血。
也有研究表明:大剂量则活血作用较强,小剂量止血作用较强。
三七还有补血作用。都说“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三七有抑制血小板功能及促进纤溶作用,从而促进骨髓粒--单系统细胞团的增殖作用,使外周红细胞、白细胞的数量增加。
用法禁忌
三七既能外敷,也可内服。
外敷适量,主要用于止血散血定痛,金刃箭伤、跌扑杖疮、血出不止者,嚼烂涂,或为末掺之。
内服时,一般单服(研粉吞服)1-3克,入汤剂3-5克为宜。
其吃法可生吃,也可熟吃,即“生消熟补”。
生吃——温开水冲服,每日晨起后,或饭前进行 ;主要起活血化瘀的作用;
熟吃——用于药膳(在炖肉、煲汤中放),每周三次;具有强身补血,缓解过度疲劳和贫血的功效。
三七花、三七叶与三七根功效相当,但性偏凉,虚寒体质者慎用。
花可泡茶;叶可做菜,既可凉拌,也可做汤。
特别提醒:再好的东西,也有禁忌。它不适合所有人服用,外感、妇女经期慎用,孕妇禁用!
切记!切记!切记!一定要遵医嘱!遵医嘱!遵医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