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元宵节才是中国地道的情人节。

   农历正月15,新年后的第一个月圆,继除夕之后又一个家人团聚的日子,但要说起这个传统节日在古代最好玩的还是闹元宵,猜灯谜,未出阁是姑娘涂脂抹粉精心打扮后出门找情郎,未许亲的少年把自己倒置成自以为最潇洒的模样出来寻姑娘啊。

图片发自简书App


 据记载元宵节起源与据今两千多年的秦朝,一开始只是祭祀,但汉朝“诸吕之乱”之后便发展成了一个张灯结彩普天同庆的一个盛大节日。后来发展为一年一度的灯会,白昼为市,热闹非凡,满城火树银花,成了春节过后又一节日高潮。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诗人是这么形容元宵节的盛况的,可这迷人的盛况又何止这一人感慨。

 唐代苏味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宋代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明代唐伯虎:“有灯无月不误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似银。满街珠翠游春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樽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清代姚元之:“花间蜂蝶趁喜狂,宝马香车夜正长。十二楼前灯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

 ……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从这些诗词里我们不难看出古代元宵节里的情意绵绵,而且我们都知道古代无论是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年轻女子平常是不被允许出闺门的,只有到了元宵节,她们才能借节日打破伦理的束缚结伴出门看灯赏玩,这元宵节理所当然的也就成了一个借机寻找意中人的日子。

 有如此浪漫的气氛,难得的美景,通宵达旦的狂欢,还有诗人的助兴,花灯偷偷点开少男少女的心扉,灯下相会,女子欣赏男子满腹经纶,男子迷恋女子花容月貌,花灯旁许下誓言,爱情藏在每一盏花灯的灯芯里。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时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主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所以说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一天滋生了爱情,所以就难逃一个情字,诗人们在表达自己的思念愁苦时也很难不想到这一天,比如。

 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这些或美好或浪漫或凄凉的绝美诗句里面,我们看到了古代人的爱恨情仇,而元宵节不仅成了一个浪漫的节日,也成了一种念想。

  在今天我们很难再看到当年一连十天无暗处的壮观景象了,当然在今天我们也不是只有这一天能遇见意中人,在今天元宵节更多的意义在于团聚,和家人一起其乐融融点几盏或许不美的灯,吃一碗或许不美味的汤圆,看一场或许不好看的晚会。不得不承认就今天来说团聚真的需要一个节日的羁绊,让那些在外的“游子”回家。

  这些传统节日在不同的时代以不同是姿态来丰富我们的生活,凝聚着千千万万个家庭,也凝聚着所有拥有共同历史文化背景人,让我们看到一个文字就能找到归属感。

  虽然扯远了,但元宵节还是回家陪陪家人比较合适哦。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有人问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情人节,七夕呢?

  科普一下七夕在古代叫乞巧节也叫女儿节是古代女子祈求自己能得到一双巧手的节日,后来因为牛郎织女的故事使它富有浪漫色彩,但并不是古代的情人节。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十五元宵闹人圆 古人云:“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众所周知,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春灯节等...
    IDO老徐阅读 5,646评论 1 17
  • 元宵,中国元宵,中国农历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春节最后一个节日高潮。古人闹元宵,灯海汹涌,车水马龙,满地尽是挤掉的珠...
    e5200阅读 4,702评论 0 5
  •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
    MU心阅读 4,191评论 0 1
  • 雷鸣与电闪 南方的天空下 汽车在雨中呼啸 原本是不安的 午夜的昏沉睡意 强打着精神 言语喋喋不休 空气中只剩下了孤...
    天堂口的黑衣人阅读 1,163评论 0 2
  • 践行54天 当你遇到一个陌生人时,第一个给你信息的是他的面相。通过面相你可以获得很多信息,来判断这人的各种状况。懂...
    徐殊文阅读 1,42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