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就点个关注吧
小宝宝从呱呱坠地,到呀呀学语、再到蹒跚学步,每一步的变化都让为人父母的我们感到欢喜雀跃。
然而,这其中不乏一些对宝宝来说,有着重要意义的发育节点,需要我们的正确引导。
今天,我们就给大家总结了宝宝发育五大关键节点,并且一一附上了引导方法。
1
出牙
宝宝人生中的第一次阵痛
在宝宝的一生中,会经历两次长牙。
第一次是长乳牙,一般从4~6个月开始萌出,2.5~3岁全部长齐,共20颗。

第二次是恒牙,宝宝6岁左右开始换牙,新长出来的恒牙会慢慢推挤掉原来的乳牙,共32颗;
但要注意了,每个宝宝乳牙萌出的时间及出牙循序有着明显的个体差异。
有的宝宝出牙早,有的宝宝可能出牙晚。
只要宝宝在出牙的过程中,不存在任何以下异常需就医的情况,都说明宝宝出牙情况正常。
出牙异常需就医的情况
1.超过1岁半还未萌出第一颗乳牙;
2.到了3岁,20颗乳牙还没有完全萌出;
3.左右对称的牙齿,一侧乳牙已萌出,另一侧乳牙超过半年还没有萌出;
宝宝在长牙的时候,会出现一系列不适的症状:
牙龈红肿、流口水量激增、变得比较暴躁易怒、喜欢咬一些硬硬的东西。
这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帮宝宝缓解不适。
# 出牙不适 # 如何缓解
1. 宝宝口水多
家长可用柔软的棉布,蘸温水轻柔地擦去宝宝的口水,给勤换围嘴,衣服等,避免口角皮肤受刺激;
2.出牙时期乱咬东西的行为(咬手指、妈妈的乳头等)
家长可以给宝宝准备几个安全卫生又适合啃咬的玩具,比如安抚巾牙胶奶嘴等。
3.烦躁易怒
宝宝出牙表现出啼哭、烦躁不安时,可以选择咬咬胶、磨牙棒、干净能咬的玩具给宝宝,缓解宝宝出牙不适。
4.胃口变差
长牙不适影响食欲时,家长可以尝试把奶嘴孔调大,或直接改用杯子或勺子让宝宝喝奶。
2
辅食添加
第一次开始吃除奶以外的食物
辅食添加是每个宝宝成长过程中必经大事,添加的好不好也将直接影响着宝宝的生长发育。
辅食添加时间
各国公认宝宝满6个月即可添加辅食,最迟不能晚于8个月。
不过由于每个宝宝发育情况不同,辅食添加的时间具体还是根据宝宝的自身发育情况来定。
当宝宝发某些信号时,表示家长可以尝试添加辅食了。

# 辅食添加 # 信号
① 能坐好,趴下时能用手臂撑起身体;
② 具备进食技巧,能用舌头运送食物,会吞咽食物;
③ 对大人的食物产生兴趣,比如:会紧盯大人吃饭,还会吞咽、流口水等;饱腹时,转头远离表示不想吃等;
④ 正常奶量的前提下,排除疾病因素,出现身体增长放缓;
宝宝的第一口辅食,一定要富含铁!强化铁的婴儿米粉或是红肉泥都是很好的选择。
辅食的添加要遵循由少到多、由细到粗、由单一到复杂的原则。
3
会坐、会爬、会走
大运动发育
都说:三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抬头、翻身、坐起、爬行、学步,这些标志性的“大动作”是宝宝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里程碑,虽有一定的规律,但是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
只有出现以下这些情况,我们才考虑宝宝大运动发育落后,建议就医检查。
发育落后的异常情况
⊙3 月龄俯卧时不会抬头;
⊙6 月龄不能扶坐;
⊙8 月龄不能独坐;
⊙12 月龄不会扶物站立;
⊙18 月龄不能独走;
⊙2 岁还不会扶栏上楼梯;
⊙3 岁不会双脚跳……
小建议
想要宝宝大运动发展顺利,家长平时要少抱,多给宝宝一些自由活动的空间。
同时,根据宝宝月龄不同,家长可以适当引导。

# 大运动发育 # 引导
①让宝宝多趴
趴可以促进宝宝的颈部肌肉协调、腰背部和四肢的肌肉发育,这些都为之后大运动的进一步发育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②引导宝宝翻身、拉坐、爬行……
在宝宝满 3 个月、而且会趴之后,可以逐渐引导宝宝翻身。
比如,在宝宝的一侧放一个玩具,逗引他翻身去取。此时,家长可握住宝宝一侧的手,宝宝自然而然的做出翻身动作。
等到宝宝 4 个月大,可以进行拉坐练习。
爸妈可以用双手握住宝宝的双肩,拉宝宝坐起来,然后逐渐过渡到拉宝宝的上肢和手。
等到宝宝 6~7 个月大时,就可以开始在地面、爬行垫上练习爬行了。
8~10个月时,宝宝会扶物站立,到慢慢的开始扶物移动。
4
呀呀学语
宝宝语言发育的里程碑
宝宝从呀呀学语,到口齿伶俐需要家长的耐心陪伴。
宝宝语言发育有一定的规律特点,美国儿科学会总结如下:
宝宝语言发育特点
⊙ 2~3 个月宝宝:能发出一些哦、咦、啊等无意识的发音;
⊙ 4~5 个月宝宝:可模仿大人发音,还能区分高低语调。
⊙ 6~9 个月宝宝:会对自己的名字产生反应,可以发出不同的音节;
⊙12 个月宝宝:发出较长的单音节词,如“ma、ba、da”的音,能理解简单的词语和句子;
⊙15~18 个月宝宝:会摇头说“不”,能听懂一些简单的指令;
⊙24 个月宝宝:平均可以说出 50 个单词,有些孩子能说出 2~4 个词语的短句;
宝宝的语言发育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
但如果宝宝超过2岁,仍不能理解简单的词语,也不能有效的说出词语的名称,家长就有必要带宝宝看医生。

小建议
想要宝宝说话早、说得好,家长的引导很重要。
# 语言发育 # 引导
①日常要多和宝宝交流
比喂奶时,可以和宝宝说 “宝贝,吃奶啦,吃饱了就不饿肚子啦”;
穿衣服时,可以给宝宝讲解步骤,如 “宝贝妈妈要给你换衣服了,来,伸出一条胳膊……”
类似以上的日常交流,对于宝宝的语言能力发育、大脑发育都有促进作用。
② 有效的亲子阅读
比如小月龄的宝宝可以看看黑白卡片、彩色卡片;
大一点的宝宝可以看一些带有图形的卡片或是陪宝宝读各种适龄绘本(翻翻书、立体书、触摸书等)。
③ 听有声读物
平常家长可以适当播放一些有声故事、中英文儿歌等给宝宝听。
④ 创造良好的锻炼语言的环境
平时,可以多给宝宝一些表达的机会,多鼓励宝宝开口说。
5
自我意识的萌芽
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
昨天还是天使,今天可能成为挑战你忍耐力的恶魔,用来形容2岁左右的宝宝丝毫不夸张。
这个阶段的宝宝正处于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生活中经常表现出依赖又独立,可爱又可恶,大方又自私等很多自相矛盾的举动。

看似无厘头,这其实就是宝宝自我意识萌芽的一种表现。
当宝宝到了这个阶段,家长能做的,就是冷静和引导。
# 自我意识萌芽期 # 引导
①营造良好的环境
理解宝宝的执拗的同时,尽可能给宝宝创造一个良好稳定的生活环境,减少宝宝因不必要的变化而变得易怒。
②学会适当的放手
多给宝宝自己动手的机会,让宝宝在自我实践的过程中得到乐趣。
③尊重宝宝的意见
经常聆听宝宝的声音,尊重宝宝的意见,让宝宝表达自己的想法。
④疏导宝宝的情绪
当宝宝发脾气哭闹时,父母不能一味的顺从或是简单呵斥,要尝试找清楚宝宝哭闹的原因,帮助孩子描述、分析和反思情绪。
如“你对妈妈发脾气,妈妈很伤心,妈妈也不知道你怎么了,所以下次直接告诉妈妈你想的是什么好么?”
⑤说不时要有方法
对孩子的过分要求给以拒绝时,切忌简单冷漠的说不。
面对宝宝的不合理要求,父母应当转移他的注意力,待他慢慢平静下来时耐心的告诉他为什么拒绝他的要求。
总之,面对孩子「可怕的两岁」这个特殊时期,需要家长的耐心。
好了,今天的育儿内容就到这里了,希望你能喜欢!
若觉得有干货,点赞、在看鼓励一下吧!
当然也可以分享或转发给亲朋好友!
多个人看到,多个宝宝受益!
往期推荐
更多相关话题

手指越灵活,大脑越发达!想要宝宝更聪明,可以这么玩!(附玩具推荐)
END
希望萌宝成长路上都有父母相伴
欢迎转发,分享给更多朋友

点个“在看”鼓励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