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腊月二十八,明天除夕。
“二十八,白面发”,这是家里老人一辈辈流传下来的风俗。一大早,蒸好两锅包子却没顾得吃一口,就匆匆去单位值班。下午三点多,同事心疼我单位、家里两头忙,硬是把我赶回家。
回家,把早晨蒸好的包子和炖好的肉打包,又准备一些年货,和先生、闺女匆匆赶往娘家。
母亲,是一个只生了三个女儿的母亲;母亲,从年轻就背了一个“绝户”的名声。
“绝户”的母亲却从来不寂寞,她的女儿们相继出嫁后,女儿的女儿们便接力陪伴着姥姥。寒假,暑假,中秋,春节,每一个可以陪伴的日子,都被孩子们细数着,珍惜着。
远远望去,母亲的大门上已经新桃换旧符。父亲里外忙着,时而在厨房看看锅中炖的肉,时而在院中厢房上贴个福字。母亲的目光追着父亲的身影,时远,时近……
今年,母亲还算听话,不让她准备过年的东西,真就没怎么准备。每况愈下的身体,力不从心的无奈,使得母亲不得不妥协。
小妹家已经高三的丫头,寒假后一直陪在姥姥身边。这丫头,不光长的漂亮,更是品学兼优,一直很得姥姥姥爷的喜爱。
晚饭,父亲一高兴多喝二两。父亲边喝边说:估计小丫不用“换防”了,等她大学毕业、恋爱结婚,也得小十来年,我和你妈到那时九十左右,也早走了。
父亲话音未落,便遭到他女儿的女儿们一顿批评教育:姥爷,说啥呢,您既不血压高,也没心脏病,一百岁,没问题。您还得看着我们小弟弟结婚,给他看孩子呢……
年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感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盼头。
晚饭后,我们一家三口开车回城。父亲、母亲,站在大门外明亮的街灯下,遥遥的目送着我们。寒夜里的母亲,身躯愈发显得矮小瘦弱。
车子驶出很远,母亲门前的灯还亮着,父亲母亲的身影,在我眼里慢慢变得朦胧起来。被拉的愈来愈长的牵挂,碰落了夜空的星辰,跌进眸光深处,跌进心湖难平,跌成一朵朵盛开在时光中的泪花,跌成车窗外一簇簇腾空的焰火……
年末的子夜,清冷而寂静。而我,披着一天劳碌的风尘,却不愿熄灯睡去。
隔窗,目光越过外面璀璨的虹霓,是在期盼什么?还是担忧什么?
气象预报说今天夜间有雪,工作群已经发了通知。如遇降雪,全员取消休假,回单位清雪。
朋友圈已经开始下雪,先是北京,紧跟着廊坊下雪的视频也开始出现。
终于,窗外开始有雪花在美丽的霓虹中起舞。一朵朵,一片片,洁白而剔透,轻盈而热烈!
明天,注定是一个劳动的日子!
这个除夕,也会更加与众不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