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自卑与超越》

本文内容只是本书的摘要

第一章 我们对于意义的追寻

  • 个人意义没有任何价值, 真正的生命意义存在于个体与他人的交互作用中

  • 经验并非成功或失败之母, 我们的生活经验对我们没有太大用处, 起决定作用的是我们赋予经验的认知和意义

  • 身体残缺、被过度娇惯和被人忽视的儿童是最容易形成错误认知信念的, 有过这些经历的儿童大多需要外在他人的帮助来纠正其错误的生命观, 单靠他们自己的力量是很难改变对于生命意义的解读的

  • 一个人对外在的兴趣是需要培养和练习的

  • 童年记忆对于我们了解一个人的生活观有着重要价值. 原因有二: 首先, 童年记忆涵盖了一个人对于自己和环境的初始印象,个体第一次将自己外貌、自我评价、他人评价综合起来考虑; 其次, 这是个体主观意识的起点, 也是人生的起点. 心理学家认为, 童年记忆中的事情是否是个体记忆中第一件事情以及记忆的真实性都不是重要问题, 最重要的是, 童年记忆对于人的一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 我认为, 人性之所谓无法改变, 是因为没有找到改变的正确方法. 如果找到了人性曲解的初始端, 并配以有效的治疗方法, 那人性是可以改变的. 这里所谓的有效方法即培养个体与人合作的勇气和精神

第二章 心灵和身体

  • 我们认为精神和身体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 是一个人生活的两种表现形式. 我们应该将他们视为一个整体, 并进一步了解二者的相互关系

  • 个人的行为很重要. 它能表现出个人打算从环境中获得哪一种印象及准备如何运用他的经验. 因此, 我们只要留心观察个人的行为举止就能了解这个人. 行为举止是永远受到人生意义的制约的

第三章 自卑与超越

  •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 因为我们都想让自己更优秀, 让自己过更好的生活. 如果我们勇往直前, 便能通过直接、实际的方法改变我们的生活, 逐渐摆脱自卑感. 没有人能一生被自卑感折磨, 人们可以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法来释放自卑感

  • 自卑情结是指一个人在意识到他要面对一个他无法解决的问题时, 表现出的无所适从

  • 生活很短暂, 也很脆弱, 但我们绝不能放弃寻求生活的意义

  • 生活的不确定性正是我们希望的来源

第四章 童年记忆

  • 记忆内容的正确性, 并不是重要的事情. 记忆的价值在于, 透过它, 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人的自我定位

  • 所有的记忆都有启发性, 但最有价值的要属一个人的最初记忆, 就是一个人可以回忆起的最早的事情. 最初记忆可以折射出他生活态度的雏形, 让我们了解到他将什么作为自己的人生起点

  • 最初的记忆可以折射出一个人生活态度的雏形

第五章 梦

  • 有一个事实对我们了解做梦的意义有些帮助, 我们早晨醒来会将所有的梦全部忘记, 好像没有做过梦一样, 但真的如此吗? 没有留下一点痕迹吗? 并不是这样的. 梦中的某种感觉被我们保留了下来, 但是具体的情境已经忘记了. 梦的目的也一定在留下来的感觉之中. 梦的目的就是引起这种感觉

  • 当我们在现实中没有尚未解决的问题时, 睡眠才会真正的安心沉稳, 才不会被梦打扰. 因此, 我们可以说, 在我们还没有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前, 还存有压力的时候, 我们才会做梦

  • 每一个梦我们都是在自我陶醉、自我催眠. 它的目的就是引起我们的某种感觉, 这种感觉能为我们清醒状态时候想要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支持

  • 对于梦的解释都是属于个人的, 我们不可能用公式来解释符号和隐喻, 因为梦是生活模式的产品

  • 因为个体心理学的治疗目的就是增加个人应付生活的勇气, 所以, 在治疗过程中, 梦境会发生改变, 会慢慢朝着自信积极的方向发展

第六章 家庭的影响

  • 两个人结婚的目的应该是一起努力谋求幸福, 让彼此过得更快乐, 给自己的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其中不管哪一方出现问题, 整个家庭都不会幸福. 婚姻实质上是两个平等的人在人生路上的陪伴和结合, 在家庭地位上没有高低之分. 家庭中所有的事情没有控制或权威可言. 如果一个成员的地位非常突出, 更受重视, 那一定是不幸的家庭

  • 母亲在孩子生命中扮演的角色最为重要, 而孩子与母亲的合作也是人生合作能力的开端. 孩子最初是通过母亲和外在世界发生连接的. 如果孩子和母亲之间的合作关系建立不好, 其他一切的生活都将无法正常开展

  • 女性对于母亲这一角色的态度影响着整个人类社会. 所以, 无论任何时候, 女性的角色和地位都不应该被低等化

  • 只有夫妻二人都将对方的幸福看得比自己的幸福更重要时, 双方才有可能产生真正的合作, 才会给予对方真正的爱

第七章 学校的影响

  • 我们要教会孩子自立并为他人着想. 应该教他们关于文学、科学和艺术的知识, 让他们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而不只是习得工作技能而已. 我们要让孩子们在平等、尊重、和平的环境下共同创造人类的文明

  •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学会更好的合作

  • 我们应该让孩子了解, 限制自己是一种错误的想法, 老师和学生也应该放弃"遗传的智商决定着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能力"这一观点

  • 兴趣是影响智力发展的最大因素, 没有能力差的孩子, 只有兴趣未找到合适方向的孩子

  • 懒惰的孩子, 除非他们懒惰的表现是为了对抗自己的父母或者老师, 否则他们一定是具有远大的理想但是害怕失败的孩子

第八章 青春期

  • 进入青春期后许多孩子容易患上神经官能症. 患上神经官能症的人总是用逃避的方式来面对生活问题, 擅于找各种借口. 当他们在面临社会问题又不能解决的时候

第九章 犯罪及预防

  • 一个人的生活模式是在小时候就形成了的. 因此, 这并不是能轻易改变的. 只有自己了解到形成时所犯的错误, 才有可能改变过来

  • 防止走上犯罪道路的最佳方法就是与他人合作

  • 罪犯的行为也具备一定的人类行为的合理性, 他们和普通人一样. 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 如果我们了解犯罪并不是一个孤立事件, 而是生活模式的反应, 而且能找出形成的原因, 并把它当成是可以解决的, 那么我们就有信心能改变犯罪的问题

第十章 职业问题

  • 职业、人际关系、性别是束缚人类的三条纽带

第十一章 个体与社会

  • 事实上, 忧郁症患者一直责备自己, 但那不过是掩饰而已, 他们真正责备的是别人

第十二章 爱与婚姻

  • 爱的结果就是婚姻. 爱和婚姻都是一方对另一方的付出, 主要体现方式就是用身体去吸引对方、双方繁衍后代进而相伴一生的行为. 爱和婚姻都需要合作, 这不单单是为了双方的幸福, 更是为了整个人类的幸福

  • 为了保证有和谐的夫妻关系, 我们需要给对方而不是自己更多的关心, 也就是说, 给对方的关心要胜过给自己的关心. 因为只有这样, 我们的婚姻才会是幸福的

  • 记住, 我们考虑的不是一个人的成长环境, 而是一个人对环境的看法. 因为一个人可能生活在不太美满的家庭, 经历了很多不幸, 但这可能激发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所以他会努力让自己的婚姻幸福

  • 个体在以后的择偶中并非完全自由的, 他们会束缚于早年某种印象, 并以此为标准去择偶

  • 换句话说, 如果在婚姻中, 双方都为自己留有退路, 便不会为对方付出一切。我们不可能要求所有人对所有事选择不逃避的态度,婚姻亦然。很多人在婚姻中心存私心,总设法逃避其中的责任。这种逃避和退缩会损害到另一方的利益,使得对方对于婚姻的信任感丧失,从而不愿履行当初的承诺,最终婚姻破裂,分道扬镳

  • 促使结婚的应该是勇气而不是害怕

更多文章, 请支持我的个人博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