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大风大雨绝不会持久,只有和风细雨,才可绵绵无穷。老子又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水滴石穿,恒久绵长,坚持不断,就是柔弱水滴所具有的最大的韧性。
•另起炉灶,重开世界。
•总之,危急之际,莫靠他人,专靠自己,乃是稳着。
凡事总宜平心静气,稳稳办去。
曾国藩的稳字诀,有这样三点内涵:
第一,要有稳定的做事环境,发展环境。
第二,要用稳妥的计划与策略。
第三,要有扎实的行动基础与稳健的行动风格。
纵观曾国藩一生,虽然我们说他是理学大师,儒学大师,但学术界却大多把他当成是晚清实学的代表人物。实学最讲究实用,最讲求现实的功效。曾国藩作为晚清实学的代表人物,固然在理论上建树颇丰,但在实践上讲求实用才是他最突出的地方。
曾国藩他治军最有名的策略叫做扎硬寨,打死仗。就是要狠抓基础,狠练基本功,每一仗都要稳稳当当地打,便是速战,也要稳打;便是奇袭,也要稳攻。
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随他横,明月照大江。
曾国藩曾给弟弟曾国荃写过一副对联: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息,既要老到,又要精明。这就是,不冒进,稳为上的行动智慧。
•世情似纸张张薄,人生如棋局局新。曾国藩认为人生和下棋一样,首先要讲究布局,尤其是做大事,要成就一番事业,就更要讲究布局了。
•曾国藩在家书中称赞左宗棠,其不可及处,只在善于审几审势耳。
巴菲特说过一句话,如果你在错误的路上,奔跑也没用。而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大可不必着急。
因为有价值,有趋势,就有信心。
•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生哪有空闲之光阴。
•临事遇难,多动脑,多化解,少退缩,少拒绝。
•莅事以明字为第一要义。明有二,曰高明,曰精明。
他说明有两种,一种是高明,一种是精明。什么是高明呢?他说登山的人站到山顶自然就看得远。站到城头也自然能视野开阔。而精明是什么呢?是比看得远看得开阔还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整体及细节要有准确的权衡与把握。
•不论是忍还是让,共赢才是大智慧。
•赏识教育
•取人为善,与人为善。
不论是向人学习还是教育别人都要从善处着眼。
•吾辈当躬身自厚而薄责于人耳。
自厚就是使自己变得厚实,丰厚。
•以柔克刚,以刚驭柔。刚和柔就是他在家训中反复强调的处世智慧,行动智慧的关键所在。
能够克服盯住对手的竞争心理,而着眼于就事情本身寻找解决矛盾的思路。
因为不求克人之刚,所以能有克事之刚,克己之刚。克事之刚在于克难,克己之刚则在于克惰。
•败人两字,非傲即惰。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幽人自种千头橘,积德长为万岁山。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四做理论”
1.做,别怕错。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2.快做,别磨蹭。
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3.专心做,别马虎。
凡事皆贵专。
凡全副精神专注一事,终身必有成就。
4.边想边做,动脑筋。
勤可补愚拙。勤字为人生第一要义。
勤包括勤劳,勤俭又包括勤于动手,勤于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