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说说消费降级的事。先说观点:消费降级目前还是个伪命题,原因如下:
1、消费水平与经济增长成正相关。既然经济总量在增长,那你感觉到的降级无非就是此消彼长而已。换而言之,与你相关的行业消费降级了,那必然就会有行业在增量升级。
2、居民消费品的降级也未必是真降级。而是刺破资本营造的消费陷阱后的价值回归。一杯几十块钱的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可能就是普通家庭一天的菜钱,你喝完之后并不能提高生活品质,逼格不高反而很Low。几千块一瓶的白酒,如若不是为了升官发财搞腐败,正常消费有几个人会埋单?网上几十块钱一身的衣服,与专柜里几百几千的同款,不能说相差无几,其实就是一模一样啊!互联网让信息差消失,泡沫破了。消费理性了,消费品必然价值回归,但不是降级。换而言之,原来做生意就是连蒙带骗的,现在不让骗了你就讲不好做了?
3、存量竞争中的增量博弈。是不是有点拗口?那是因为第一次听的原因。过去的若干年,制造业金融化是个普遍的现象,主要集中在央国企上市公司,政绩和报表需要,用来保位子,保帽子,保票子。一年的业绩要用未来5至10年消化,生产过剩到扔都扔不完。大家就在这巨额的存量中互杀,渠道价格倒挂,本来是卖货赚差价,现在变成了玩期货。这是自己把自己玩坏了,不能说是消费降级。
然而这还不算完。一些有作为的企业在这存量竞争中努力找到增量空间。在产品迭代和渠道重构层面,对这巨额存量进行拦截平替,欲将其彻底封存,而且用的还是阳谋。
例如:
1、白酒圈的大珍,产品重塑,渠道重构。二年三万家联盟商的布局。直接扼住头部企业的咽喉,一副趁你病,要你命的架势。三年以后,头部在哪还真不一定。这就是变局下的造反派,当下的危局为他的成功提供可能。因为渠道对利润的呼声如久旱盼甘霖,只差打土豪分田地了。
2、劲酒,一如既往在大健康这个赛道上深耕,厚积薄发。在大家认为的消费降级时刻,他量价齐升,逆势增长50%。同时又推出零售价60元一瓶的绿荞,五项专利,同时以国际统用标准标明了酒体年份,打造出光瓶酒天花板级单品,体现了对消费者真诚的友好。这就是存量竞争中的增量空间。
因此,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背景下,没有所谓的消降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和国家奋斗的目标。但是未来有一点无庸置疑:那就是无论处在哪个行业,唯真不破。价值回归需要你货真价实;信息透明需要你真诚无欺;价值交换更需要你有真才实干。虚价的套路将无处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