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1】坠入拉康的“镜像理论”差点没出来

昨天一直沉浸在拉康的“镜像理论”里不能自拔。

宝宝第一次照镜子,会认为镜子里的是别人,直到在大人的指点下,才知道“镜子里的就是你”。于是宝宝第一次看到完整的自己。

之后在宝宝长大的过程中会不断以他人为镜子,丰富、调整、重构自己的形象,直至成人,也仍然会通过外界评价来了解并定义自己。

所以这年头有个高级鸡汤:不要活在别人的眼光里,不要受外界评价的左右,要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假如作为镜子的外界消失了,或者被隔绝了,我们靠什么来认识自己?会不会又回到“粘乎乎的肉团儿”的状态?会不会又模糊了自我和外界的界限?会不会陷入早期母婴同体的感觉?越读越深,越细思恐极。

趁着没走火入魔之前,赶紧对这个理论浅浅地拢一拢,转化为一条更高级的鸡汤吧:

自我是一个何其丰富的存在,我的身体、我的思想、我的情绪、我的需求、我的行为、我的品格、我的历史……这些都凝合成了一个完整的我。外界的评价帮助我们认识自我,但每一条评价都仅能映照我的一个小小的侧面,而不是我的全部,有时不一定是完全真实的。我们可以借助这些评价,保持看到完整的自我,不把一时的喜怒哀乐、成败得失、毁誉评判当做全部的我。我们的一生就是要抱持着、承担着自己的全部继续前行。

难怪导师曾经告诫我对心理学钻研得太深容易疯,赶紧读两篇国际政治主文献压压惊。

各位早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和鳗鱼男孩认识是初二的时候,说出来真的很羞愧,他是我的第二个男朋友。(初中就谈恋爱自己想想也很扯啊)。嗯,他的样...
    onionjuice7阅读 432评论 0 1
  • ❤ 2017年恍然只剩最后一个月了,仿佛昨天还是骄阳似火,漫漫夏日,而今天就要...
    如我伊九阅读 425评论 12 8
  • 风卷走了年轻, 雨冲刷了执着。 四十几年的日夜, 深一脚浅一步地走过, 广坝的飞机草扬花了又谢, 木棉花红又吐丝,...
    梁汝阅读 166评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