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即刻突破和徘徊行动

【举例子】

假如你的闺蜜小A,需要在公司100人面前做一次主题分享,但不知道大家对她讲的东西感不感兴趣。她要怎么办?

小A的办法:

思考,领导希望听什么?跨部门同事希望听什么?部门同事希望听什么?是不是要跨公司去了解下同岗位都需要了解什么?或者跨行业,同岗位对什么感兴趣?所有的感兴趣又怎么进行兼容?

小A从来没有这么全面的想过他们的需求,理所当然不知道从何问起。于是她开始恶补,认为只有知道如何与他们沟通,才知道如何去挖掘他们的需求。于是小A开始看行业信息、商业周刊、翻领导讲话,看跨部门间的会议纪要等等。但是她越查越迷惑,这些需求广而杂,根本无法找交集,越往深处查,越无从下手。

求助朋友小B,希望小B给点思路,如何确定分享主题。

小B问:

主题分享的发起者,组织这场分享会的目的是什么?

参会的100人,是全体员工还是部分员工?是哪部分员工?跨几个部门?是基层or中层or高层?

分享形式有没有具体要求?分享时间是多久?

你擅长的是什么?

小B接着说:

只有了解完分享会的背景,发起的初衷,面对的受众、分享的形式和时间后,结合自身擅长去发起话题征集。

在了解完上述小B提出的问题后

小B建议 :用借力的方式了解精准受众的需求,而不用花大心思靠自己个人的力量去了解。

第一步,问部门最好的3个同事,他们工作中最烦恼的事是什么?平时对什么话题感兴趣?如果他们一下子说不上来,可以用之前集合自身遇到的问题并已通过自己能力解决的话题进行引导询问。

第二步:问跨部门同事(所有同事的筛选,尽可能针对游戏规则里的受众来,且与自己关系较近,能及时沟通的。)

小A的做法就是徘徊行动,一直停留在想上,而小B从提问到给建议,就是完整需求了解的即刻突破,从1.0(问同事)到2.0(问跨部门同事)不停迭代。巧用借力,在过程中进行修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