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绩效教练》读书笔记-1-6章

什么是教练

作者认为教练与导师的有些区别,教练更多的是从激发内在层面,潜能层面,导师从外在影响层面,传授层面。

教练的目的是帮助人们建立觉察力,责任感和自信。说白了就是内驱。


迈出第一步

过程中,避免侵略性,避免管理者思维,引导客户(受众)产生对自身的信任,发挥潜能。


作为教练的管理者

教练和管理者的角色是有区别的,个人感觉,管理者应该关注结果,教练关注潜能?


时间,品质和学习的平衡

倒是有两个问题,员工到底想要的是什么,老板到底想要的是什么。作为受众,是否能调动内驱或者说是否不可能调动内驱。作为领导,这是不是一个真正想要解决的问题。


改变的本质

从PR角度大家都在说人是最宝贵的资源,但实际要去做到这句话,需要在态度,管理行为和组织结构上做出巨大的变革。

但这种企业文化是否真的是领导期望的,无论参与感,无论让受众更能接受,其实都有一个前提-这是真正我希望解决的问题,放在企业来讲,这是否是老板希望解决的问题。

我们可以用加速变化的时代,社会责任,环境问题等来说,但对企业管理者来说,可能这家公司是否能在年底给我一定的分红更实际些。


教练的本质

觉察力,感知你周围正在发生的,知道你自己正在经历的。高质量的输入,帮助教练正确的处理事情。但输入要合适,对某些事情过度的感知,确实会影响我们的心态,保持适度的觉察力水平。

责任感,自我认识的负责和被动的承担责任的区别。还是如何调动内驱,指令命令管理,还是自发的工作认同。

最后是管理者是专家还是教练的问题,这个好像确实在我们内部也有这种讨论,到底应该以哪种方式更合适,专业技能在管理中占的位置。


有效问题

教练的核心是提升受众的觉察力和责任感,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达到相关目的。什么样的问题。

开放性,疑问词,细节,兴趣范围,引导性问题,盲点,身体语言,反馈。。。

算是干货吧,总结了一套方法论。

移情,将一种行为方式错置于当前环境。反移情,对这种行为方式的过度反抗。有点意思。


提问的顺序


教练式管理多牛逼

非正式,一对一,潜移默化。

GROW模型,当时Frank翻书的时候看到这个词轻哼了一下,估计在高级管理者眼里,这个太LOW了。

目标,现状,方案选择,落地。

先定义目标,避免一上来就分析现状导致陷于问题内。

作者觉得整个模型的前提是做这件事的人本身具备觉察力和责任感,这样才能定义一个较模糊的目标,之后不断清晰细化(个人理解)。但这个问题的例子,可以知道什么是反例,但没说过什么是对的,然后就瞎逼逼说前面讲过最佳实践的例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最近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有时候我不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想法呢? 思考之后我觉得是有两方面的原因的:第一,表达...
    书痴姑娘阅读 8,374评论 3 10
  • 前一段时间,管理了一个工程,赶了赶工期。 算起来是个文化旅游项目,走的是时下流行的“长短纵横学”。现如今国内的思想...
    德鲁伊_Druid阅读 4,336评论 0 0
  • (第一季 第二十三集) 《小宠物》+番外篇《老友畅谈》 杀死变异者群后,我晕了过去,当我睁开眼看到的第一幕就是医...
    叶落飞雪阅读 1,677评论 0 0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胆子越来越小了。 记得小时候的我们,除了怕家长,除了怕学校的老师,好像天底下很少有我们...
    花香袭人阅读 2,49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