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黔行-月亮山中的美丽家园,加傍梯田

清晨,踩着吱嘎作响的楼板,推开窗户,惊呆了:一片片云雾缓缓升起,层层叠叠的梯田,虽然还没有到完全灌水的季节,但远远望去,梯田和苗乡吊脚木楼纵横交错,若隐若现,让人在陶醉中生起一种身在幻境的错觉。

梯田中还散落着苗乡独具特色的吊脚楼,远远望去,炊烟在深山里缓缓升起,梯田的曲线美包围着村落,可惜天公不作美,下着雨,否则阳日的余晖洒在明亮的水面上,真是一幅绝美的人间烟火画。

苗族的稻田都是依山而开,随山势地形的变化而变化,因地制宜,山坡海拔的高低,坡度的平缓及山坡的大小决定了梯田大小和形态。

地处月亮山腹地,加车河两侧的加榜乡,独特的地型地貌决定了这里的梯田面积最大不过一亩。大多数田都是只能种一二行水稻的“带子丘”和“青蛙一跳三块田”的碎田块,最小者仅有簸箕大。这种梯田往往一坡就有成百上千亩,这些梯田最长的可达二、三百米,最短的不足一米,长达几百米一丘梯田每一部分的大小形态却完全不同,每一片梯田都是形态各异,千姿百态。

在数千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苗族的先辈们用勤劳和智慧把一座座山峰修整成了一片片雄伟壮观的梯田。苗寨一般都建在山腰,上下都是梯田。连寨子里的老乡也说不清这梯田有多少年的历史了,少说也应该有数百年了吧。

最奇妙的是那散落在梯田中的吊脚楼,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真正的体现出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之美,并给人一种“人间仙境,世外桃园”的感觉。

上午,雨渐去,雾升腾,四周轮廓渐清晰,美丽的田园又展现在眼前。沿着泥泞的极陡的小道下山,三步一滑,来到田间。小道在尺宽的田埂上,四周静悄悄的,现在是农闲时间,田里还无人耕作。身处梯田中,反而看不出田园的整体。不识庐山真面目,原来身在此山中。

于是,我们放弃了梯田,留意身边的小植物,也是一份小乐趣

梯田是人类面对自然环境表现出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典范。想象那时人们也许并不是刻意的战天斗地、改造河山。而是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创,是大自然提供的平台,经数十代人工的巧琢而成。

夜里,听得屋顶淅沥的雨点声,知道早上的日出肯定没有了。这样的等待已足足八天了

加傍梯田,虽然没有在最美的时候遇见,并没有让人觉得特别遗憾,让我在以后的日子常常想起的,是一位志愿者老师讲的一段话“这些种田的农民,每天就挑着 100 多公斤的种子、100 多公斤的肥料,收割的时候挑着 100多公斤的粮食走在梯田上。你们游客来了……觉得这些梯田看起来很漂亮,可是他们看着……就觉得特别苦。”以后看梯田,更多了一份敬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说起错落有致、烨烨生辉的山水梯田,像我一样打小生活在农村的人来讲,再熟悉不过的是春天泥土的清香,夏天稻田的蛙...
    笑行天下阅读 4,955评论 9 12
  • 引子:在摄影的朋友中,提到梯田,首先想起的总是云南的元阳梯田和广西的龙脊梯田,只有极少数的人会提起加榜梯田。今天和...
    珊珊三丫头阅读 4,538评论 0 0
  • 1 永恒是由无数个当下形成的。所以,珍惜每一个当下,就是珍惜永恒。不念过往,不计未来,我脚踏实地,活在此刻。每天清...
    我是红山果阅读 2,299评论 8 5
  • 冷秋冷雨冷心寒, 落花落叶落尘埃。 思春思夏思寒冬, 最是恋眷那一秋。 慕秋薄凉洒落地, 风吹黄叶辗作泥。 羡秋云...
    静若青莲阅读 3,602评论 9 30
  • 路边的迎春花开了,山上的雾凇化了。 我,走在这冰雪融化,花开满地的小路上。 迎着艳丽的花儿,一阵弥漫的花香扑鼻而来...
    云中豪杰08阅读 72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