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天阅读计划#☞遇见未知的自己

我是谁?我不是谁?

我们人类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来自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的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

我们到底想要什么?

我们追求的无外乎爱、喜悦、和平。那为什么说是喜欢而不说快乐呢?快乐是由外在事物引发的,它的先决条件就是一定要有一个使我们快乐的事物,所以它的过程是由外向内的。既然快乐取决于外在的东西,那么一旦那个令你快乐的情境或事物不存在了,你的快乐也就随之消失了,而喜悦不同,它是由内向外的绽放,从你内心深处油然而生的,所以你一旦拥有了他,外界是多不走的。而爱,不是你们一般的男欢女爱儿是真正的爱是无条件不求回报的爱。

未知的自己

任何能丢弃自己不实的身份认同,而且不被自己的思想情绪以及身体所限制和阻碍的人都能展现出真我的特质。

没有吃过冰淇淋的人不了解冰淇淋的滋味,怎么可能会有想吃冰淇淋的欲望呢,所以,爱、喜悦、和平是我们曾经拥有的,甚至是我们的本质,所以我们才如此热切地追寻他们。就如小baby 一样:“孩子的哭闹是属于生命能量的一种自然流动,完全无损他们的本质,哭完、闹完,他们可以一下子又回到内在和平的喜悦境界。大人自己没有办法承受,反而去打压他们才造成问题的呀!孩子的负面情绪会勾起父母自己内在压抑隐藏了多年的痛,所以会不顾一切的用,劝慰、转移甚至恐吓的方式让孩子停止表达负面情绪,但是这样一来父母等于在重蹈覆辙,让孩子也和他们童年时一样无法好好表达自己的情绪,因而造成创伤。”

吸引力法则

有文章讲述“吸引力法则”:在一个房间里放满了不同频率的音叉,如果振动其中一个音叉另外一个和他振动频率相同的音叉也会被引动。

所以如果一个人充满了快乐,正面的思想,那么好的人、事、物都会和他一起共鸣,而且被他吸引过来,同样的,如果一个人老带着悲伤愤世嫉俗的思想频率,那么就难怪常有倒霉的事发生在他的身上了!

我们因为与自己生命的源头没有联结,失去了能量的来源,所以不停地向外求取,以获得能量,更糟糕的是和我们的同胞——其他的人争夺能量。

潜意识,我们创造了自己的世界

我们自以为可以操控我们的生活做出自由的选择,但实际上我们是一部自动化制约模式下的机器,很多时候身不由己。

在现实的冲击下,我们产生了幻觉,误以为我和我的身体与这个世界是分离的,为了寻找自我感,我们就发展出了小我,在这个世界上,抓取所有我们能抓取到的东西,好证明自己的存在。因为小我是如此虚幻、脆弱,所以他需要更多的抓取、获得,才能延续它脆弱的生命。

重新和身体联结

任何能让你专心致志活在当下的运动都可以帮你与身体重新联结,所以运动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做它时的心态和状况,所以我认识跑步、快走、游泳、太极拳、气功、瑜伽,只要你能够专心的关照自己的身体,这些运动都可以成为一种冥想。与身体对话、联结的最佳方式就是静坐冥想。

迎风飞扬

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内在的投射,就像镜子一样反映你的内在。当外境有任何东西触动你的时候,记得,要往内看。看看自己哪个地方的旧伤,又被触碰嘞,看看自己有哪些阴影还没有整理好,不要浪费能量,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改变、不可抗拒的东西上。先在内在层面做一个调和整理。然后再集中精力去应付外在可以改变的部分。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