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不在中国贵州过 你就白过啦(九天贵州攻略之一)

20170129,年初二。住在贵州肇兴侗寨,碰到了侗族人的“抬官人”。哇,赚到了。

大家总说过年没年味没年味,呆在汉族地方呆在城市,就算有什么风俗也是表演,当然没意思。

表演和真正的地方风俗活动最大的区别是:前者在节假日还要为了钱给一堆不认识的人当猴子,后者全镇或全村的人,一起热闹。看的人表演的人笑声一直没停过。

当天在肇兴侗寨挤在游行队伍中参与的那场“抬官人”,真是太有意思了。全程特别诙谐,笑得肚子都疼了。

抬“官人”,我们先看在鼓楼边找到“官人”起步的地方。等啊等。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其实这个轿子挺简单粗糙的,两根竹子上绑了一张椅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

难道上面这个老人就是今年要抬的官人吗?让我担心啊,会不会摔下来呀?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还好,乱哄哄中,出现了两个盛装的孩子。原来要抬的“官人”是两个孩子,一男一女。

图片发自简书App

漂亮吧,全手工的衣服。这种衣服不可以洗,一洗就坏了。颜色是当地靛染的工艺,用捶打几天的方式让布料发亮。至于脖子上的银,世代相传,传女不传男,女儿出嫁时妈妈送女儿,所以老人也没的带(别问我怎么知道,这个春节我可是在这些村庄里泡了9天)。

图片发自简书App


轿子边还绑着一只羊,这又是为啥呢?

也就是因为这只羊,我有机会跟着找到了“后台”----因为有个打扮奇特的人来牵羊,说是要“背羊”,羊怎么呗呀?好奇宝宝我立马跟着跑。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哇,这就是“后台”----原来好多人在后面的一条巷子装扮各种角色。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其实也很简单粗暴,就地取材。用布料剪几个洞,用稻草捆一下,用毛笔画胡子,不过就是这样才觉得特别真实特别逗。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个保长,后来发现是丑角中的主角,特别搞笑。

刚才那只带我们到巷子里的羊呢?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大家七手八脚,嘴里说着我们听不懂的侗话,用麻袋剪了四个洞,给羊现做了件衣服,背上了。当时孩子们笑坏了。我问奶奶也给我块布装扮一下,奶奶说“没的啦”……

活动开始了开始了。

刚才那些人从巷子里出台了。

以下是后来百度查的:“一行人装扮怪异,有的破衣草束扮穷丐,有的脸抹墨烟扮盗魁,有的遍身涂兽扮妖仙,有的持矛佩剑扮营卒,有的挽上衣裤扮渔夫……

“官人”由四人抬着,前呼后拥,威风非凡。“官人”官气十足,一语不发,好似目中无人。“官人”进寨,举寨为惊。”

事实上,当时我挤在游行队伍里,鞭炮声、侗族的音乐声齐响,我也跟着傻乐傻乐的。

先看走陆路的,沿着河边走。

图片发自简书App

童男童女当“官人”。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紧跟着队伍,问女童旁边的这位大叔,这是你女儿吗?大叔回答是的。孩子们问我怎么猜到的,我说你看着啊这一路,每走三步这位大叔看一眼女儿,一会儿说雨伞拿好点(好吧,我根据动作瞎猜的,父母都是通过纠正行为表达爱的),或者很多时不说话就给她拉拉垫着的被子之类的,眼里满满是爱,所以我猜那是女童的父亲,女童大概也是因为长得好看才能当“官人”吧,当父亲的更是越看女儿越可爱啊。

据我住的这些天观察,侗族人完全没有汉族的重男轻女,男权长者权都没有。

继续看丑角们。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个角色男扮女装,捏一下他的假奶,他自己也扭捏两下,太欢乐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个保长特有表演天赋。一路摇摆着吹哨子,像模像样维护秩序,到了桥头掏出响地炮,在烟头那里点燃往地上一扔。哇,振天响,吓得我往后躲,就着这音效,保长做朝地上开枪的样子,还真的挺逼真的。孩子们大笑,保长自己也挺享受的,也笑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陆地队伍挺长的,最后面的是年轻的小伙子。

围在河两岸的人群中爆发出笑声,原来水里还有一队人马。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太会表演了,他们模拟耕田捕鱼,在水里扑通有声,做的动作好诙谐,有声有色,怪不得大家大笑。

(百度补充:

“官人”进寨一路碰到各种为难,有的扮良民乞礼,有的扮盗匪拦劫,有的扮兵卒领赏……

主寨姑娘们结伴拦轿,放声唱。

据说歌中唱道:

哪里来的贵官人,

脸庞生得真白净;

耳朵好象大扇子,

脸宽有如大铜盆。

见着百姓散钱财,

哪有官人不救民……

直唱到“官人”这个队伍,每个角色都乖乖递上红包。)

呀,最后对歌特别有意思,太精彩忘了拍照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几个关卡,男土匪舞刀弄枪,举着牌子,写着“山大王”,要求留下买路钱。女的盛装,用手拦住每一个角色,拦住一直唱大歌,估计是要红包的意思。每个人都很开心的笑着。

一路上,刚才那只领路羊咩咩的叫着,据旁边人说,这是代表叫“妈妈”的意思。路上时不时帮忙捏它两下,羊一路叫,现场气氛太可乐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顺利通过关卡,鞭炮点燃,热闹了几个小时的仪式结束了。

最后的图片,是花桥上的图案,我这些天来来去去都没留意,参加完“抬官人”,才留意到头顶的这些图片。原来侗族人是这样庆贺新年,这样找乐子和记录的。

这个年,有意思啊。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