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如何学习?

读《罗振宇2017首刊》有感。

第一关键词:跟人学。

师傅带徒弟一向是最高效率的学习方式。学校学习的弊病也在于每隔几年就要换一个老师,老师和学生之间还没等互相深入了解,就要换人了;二是因为老师写出来的书局限很多,越是前沿的学科越是如此,有些是因为看法还有争议,导师为了避免麻烦就不会往上写,有些是因为现代知识的更迭太快,还没等出版,这个认识就过时或被证伪了,或者,有很多老师认为是常识的重要细节就没写,徒弟却无法从书中参悟。 一博士生去看导师,说老师我拜读过你的书,老师把他递过来的书一扔说:这个东西没什么价值,咱们还是聊会儿天吧。

第二关键词:概念。

有句成语说:纲举目张。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就能带动其他环节。现代知识浩如烟海,没有一个人穷尽一生也可能无法将自己的学科研究完全,而且知识的获得也比以前更加容易,只要求助于搜索引擎就行。但是有一种东西是搜索引擎目前也做不到的,那就是碰到一个问题,你应该知道去搜哪些关键词。也许解决方案的细节你忘了,但是关键词你记住了就知道应该去哪个方向找,这就是“纲举目张”中的“纲”。诸葛亮看书观其大略,以后我们看书也可以如此。

第三关键词:缝合。

读了很多书,散乱一地,如何把他们串联起来呢?那就需要你做脑图,做思维导图,也就是去缝一张你自己的知识渔网,这样才能做到纲举目张。

第四关键词: 碎片。

也许你的时间并没有这么大块,尤其是工作以后,很多人和事会打乱你学习的节奏,你就得争分夺秒的在碎片时间里学习知识,这也是“得到”专栏目前的生存之道,很多时候,我们的眼睛没有空闲,开车,通勤,家务的时候,耳朵却是空闲的,那么用听觉来学习,也不啻为利用碎片时间的好办法。

第五关键词:目标。

现代社会再也不需要博物学家,精致的博物学本来就是贵族的玩物,这里我没有任何贬义,只不过玩物的格调肯定有高下层次罢了。人是一种热爱游戏的动物,任何与游戏相关的东西都能激起人类最大的热情。我从来没见过一个人在干其它任何事有他在玩游戏的专注与热情。

游戏为什么吸引人?

1,游戏有明确并且崇高的目标,比起蝇营狗苟枯燥的日常生活要有趣的多;

2,游戏有迅捷的奖惩反馈。

我们将迎来一个全民游戏化的年代,也许所有的学习方式都应该向游戏设计学习。



PS. AR/VR行业最大的应用场景不是游戏就是色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