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少”不老

我们常会用“少年感”这个词来形容青春、阳光,活力四射。虽然人的容貌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可避免地老去,留下岁月的沧桑,但我们仍可以保持一颗年轻的心,保持内心的“少年感”。

如果要描述这种感觉,应该是一种来自灵魂深处、融进血液里的对生活热爱、对梦想执着、对未知不停探索、对未来无所畏惧的心态和能力。


一、知世故而不世故

小时候做“错”事,总是被大人说“太傻了”,长大了做“对”事,可能被他人说“太精了”。在这个“总认为别人都是傻子”的当下,从来不缺精明人,缺的只是老实人。

在职场中,总有人比你精于计算,对上级毕恭毕敬、有求必应,对同事热情刚好、距离适中,可上级一旦下课,则立马划清界限、态度转变,你是视这样的人为“学习楷模”,还是不屑与之为伍?

前一段热映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里有个镜头直戳泪点:患癌小女孩美美离去之后,老吕(李晓川饰)背着行李茫然行走在街头,路过的韦一航(易烊千玺饰)悄悄以“女儿”的身份给他点了一份牛肉饭,看到订单落款后,父亲老吕大口嚼着牛肉饭,泪流满面……在那一瞬间,现实的残酷与人性的温暖激烈碰撞,虽世事维艰,但人心良善,仍觉人间值得

如果说少年时期的少年感是未经历过世俗侵扰的纯真,那么成年之后的少年感是经历残酷后的温存。人生在世,没有谁是一座孤岛,“利己主义”是算计过头的小聪明,“利他主义”是深谙世事的大智慧。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的古训,有的人嗤之以鼻,有的人奉为圭臬。如何选择,不急,生活会教会你所有。


二、知敬畏而不畏惧

所谓少年感,不一定是具体的年纪,而是一种状态,面对新鲜事物的冲劲和努力,不因世俗摧残而沧桑,不被内心阴暗所击败。

“初生牛犊不怕虎”一般是用来夸奖后生可畏、勇猛有加,可深究一下,还是觉得小年轻们空有一身胆、不识人间险。

人之渺小,如蜉蝣于天地,如沧海之一粟。既要遵循天道,敬畏自然,又要不昧因果、勇猛精进。

对我们来说,生命的价值,在于不断地摆脱人生中那似曾相识,却终无意义的轮回。用我们的坚忍、担当、突破,为我们创造出一个更清澈、轻盈的未来。

成大事者,必先忍常人之所不能。莲之雅洁,便在于它脱胎于最脏的淤泥,而蝶之璀璨,也正因为它曾破茧重生于那最极致的痛苦。

人人都曾是少年,也曾一腔热血送青春,但不是人人都能被珍重而不被辜负,更不是人人都有怀抱挚爱的勇气。


三、知局限而不设限

人生的象限里,横轴是年龄,我们无力改变;纵轴是心态,我们却能掌控。

如何让心灵逆龄生长,保持内心的“少年感”?自我加压和自我修炼是根本途径。

人的一生就是不断重塑、建构自我的过程。我们致力于摆脱家庭的局限,摆脱已有思维、习惯、性格的局限,摆脱他人评价和自我设定的局限,超脱恐惧、纠结、羞涩、迷茫、自卑、无知的局限,最终成为一个具备独立而完善的人格、洒脱而自洽的人。

这种修炼过程的本身,便是要把生命中的杂质、恐惧、牵挂与执着一一淬炼去除,而使我们的内心呈现出犹如钻石一样晶莹剔透而又坚韧无比的特质。对于以此为追求的人来说,生命的成长是一生最重要的事,甚至超越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超越了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杨绛先生说过:“年轻的时候认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知道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读书所得去生活吧 。

所谓“少年感”,其实就是保持自己人生未完成的状态,对目标有执着,对未来有好奇,对自己有期待,拒绝油腻,长“少”不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夜莺2517阅读 127,768评论 1 9
  • 版本:ios 1.2.1 亮点: 1.app角标可以实时更新天气温度或选择空气质量,建议处女座就不要选了,不然老想...
    我就是沉沉阅读 6,981评论 1 6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8,622评论 28 53
  • 兔子虽然是枚小硕 但学校的硕士四人寝不够 就被分到了博士楼里 两人一间 在学校的最西边 靠山 兔子的室友身体不好 ...
    待业的兔子阅读 2,678评论 2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