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正在阅读一本散文杂记《过有松弛感的人生》,副标题是“人生不必太用力”,索性直接拿来当做了今天日更的标题。
这本书是杨翱写的,可能这个名字对很多人来说都比较陌生,因为他不是什么著名的作家,这本书也是他的处女作。我在看这本书之前也不知道这个人,看了作者简介才知道,他是著名作家蔡澜的助理,帮着蔡澜联系一些出版之类的事宜。也因此这本书是由蔡澜做的序,估计一般人的话,蔡澜不会给别人做序。
可能因为和蔡澜先生相处时间比较长,杨翱的写作风格也和先生很相近。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既然杨翱能够成为蔡澜先生的助理,想必他们两个人在性格爱好等方面,应该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吧。
我是纯粹被这本书的标题所吸引,过有松弛感的人生,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应该很多人都想过这种有松弛感的人生吧,只可惜大部分人做不到,所以这种有松弛感的人生,也是很多人向往的生活。
这本书就记录了作者杨翱的松弛人生,每天没事写写文章,陪陪女儿,和家人一起外出旅旅游,吃吃馆子,朋友不多,家人更重要,不必受人管制,也不必刻意讨好他人,真是令人羡慕的生活呀。
说实话,这本书写的就是一个人的生活日记,没有多少文学性可言,就像我每天在简书日更写的文章一样,可是同样的文章,我写了就没人愿意看,他写了就可以出书,这大概就是出名和没出名的区别吧。
看完这本书,我至少有两点收获。首先就是通过杨翱的文字,我看到了生活的更多可能性。虽然我暂时还没有能力过上这种松弛感的生活,但是有人已经过上了,这个人就是我学习的榜样,而书中记录的生活就是我努力的方向。即便以后我仍然没有能力过上这样的日子,在书里看到别人过上了,我也倍感欣慰,感同身受,就当他替我过了吧。
其次就是读完这本书,我不仅又有了努力赚钱的动力,还让我再次萌生了出书的想法。从我开始想要学习写作开始,我就梦想着出一本书,一本关于自己人生的自传体散文书。因为我想让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生活留有痕迹,让很多人看到我生命的绽放。可是我知道,一个普通人的生活无人关心,那我就努力让自己不普通,努力让自己成为普通人的代言人。
写到这里,我突然又想到这本书的副标题,“人生可以不必太用力”,我有点想笑,貌似我喜欢的是不用力的人生,怎么感觉这本书反而成了一本励志鸡汤,让我拥有了出发的动力和勇气?
果然,一百个人眼里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同样一本书,不同的人就能读出不一样的感受来。好好一本散文杂记,愣是被我品出了励志的味道。那就这样吧,好好努力,为了可以早日不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