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儒林外史》386|穷人搬家也请客

【原著跟读,公Z号《私想活动》整理,文责自负】【免费赠送会员请点击:风清不扬81

名士搬家了,这是大事。第二天,众人来贺。

时在三月初旬,河房渐好,也有箫管之声。杜少卿备酒请这些人,共是四席。那一天,季苇萧、马纯上、蘧駪夫、季恬逸、迟衡山、卢华士、景兰江、诸葛天申、萧金铉、郭铁笔、来霞士都在席。金东崖是河房邻居,拜往过了,也请了来——不要埋怨作者点人头,这是为后面大祭祀做准备。

这天茶厨先到,鲍廷玺打发新教的三元班小戏子来磕头,见了杜少卿、杜娘子,赏了许多果子。随即房主人家荐了一个卖花堂客叫做姚奶奶来见,杜娘子留她坐着——当成女眷的陪客了。

到上昼时分——就是上午时分,客已到齐,大家将河房窗户打开了。众客散坐,或凭栏看水,或啜茗闲谈,或据案观书,或箕踞自适,各随其便。

只见门外来了一顶矫子,鲍廷玺跟着,原来是送了他家王太太来问安。王太太下轿进去了,姚奶奶看见她,就忍笑不住,向杜娘子道:“这是我们南京有名的王太太,她怎肯也到这里来!”

王太太见杜娘子,着实小心,不敢抗礼,杜娘子也留他坐下。杜少卿进来,姚奶奶、王太太,又叩见了少爷。

“抗礼”就是彼此行平等的礼,这是说一向傲娇的王太太也懂文明讲尊卑了。至于姚奶奶悄悄嘲笑王太太,恰恰说明王太太比较出名嘛。只是王太太也知道特地来拜访一下名流女眷,真的是见过世面的,确实比鲍廷玺吃得开。

鲍廷玺在河房见了众客,口内打诨说笑——这当然是鲍文卿不屑为之的事,作者这么写,只为显示一代不如一代。

闹了一会,酒席准备齐了,杜少卿出来奉席坐下,吃了半夜酒,各自散讫。鲍廷玺自己打着灯笼,照王太太坐了轿子,也回去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