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我们不妨从学习科学新视角来研究课改

2018,我们不妨从学习科学新视角来研究课改

一一《教育与脑神经科学》、《如何学习》核心观点摘录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教育与脑神经科学》指出:本质上,教师是“大脑的变革者”。对大脑如何学习越能了若指掌,就越容易在教育教学中取得突出业绩。

1、海马对巩固学习成果起着关键作用,它能将操作记忆中的信息通过电讯号转换成长时记忆中的信息。

2、自闭症的儿童是镜像神经元系统的缺陷。

3、水对脑活动的顺利进行也非常重要,因此早餐尤其重要。

4、男孩与女孩大脑有区别女孩的言语技能的发展会优于男性,女性的视觉记忆会早于男孩,但男孩的视觉空间记忆会优于女孩,男孩的动觉学习也似乎更优于女生……这就要求无论教师讲的有多么清楚明白,也务必提供书面的说明或解释,因为书面语言的呈现要比口述效果更好。动手操作要确保女生的参与。女生分组,按偶数分组要比按奇数分组的女生在小组表现更为出色。

5、今日的学生之脑会随着日新月异的环境而不断变化。必须再次审慎地思考,应该怎么改变,来适应和维持新脑的兴奋点。既然我们能不断地扩展关于今日的新脑及其学习机制的科学知识,也就一定能决定如何利用这种新知来恰到好处地改变课堂。

6、幼儿2岁前从未接受视觉刺激,就会终身失明;12岁前从未听到别人谈话,很可能一辈子学不到任何一种语言。大脑在某个阶段的发育是需要与之匹配的外界刺激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在学校教育时常会碰到一些感统失调的孩子,比如总记不住字形,数学逻辑运算困难,运动不协调等等,究其根源往往与成长过程中的某项教育缺失有关,

7、语言习得之窗在 5 岁时首次合拢变窄,10~12 岁再次进一步合拢,超过此年龄,学习语言也就更难了。

8、孩子在小学时已能不假思索地解读文字,才可能在小学以后成为善读者。因为要达到善读者的境地,需要通过对口语通道的多次调整。在儿童大脑中形成一条文字解码通道,是小学阅读教学的主要工作。如果学生还没具备自动化般应付裕如的阅读技能就进了小学高年级或中学,那就必须采取补救措施来弥补这种缺陷。”

9、低年级的儿童从看到画面,在脑中形成这个画面的名称,再到说出名称,继而转移到相应的字词上,这样的记忆方式是最科学的,也是最适合低年级段学生的学习特点的。

10、某些压力可作为激励学生学习的动力,可高压必须降至最低程度时,大脑才可能进行认知学习。当课堂的氛围是温馨可人时,高效率的学习才会发生。

11、一个人在完成任务时被打断,需要多花50%的时间来完成任务,而且多犯50%的错误。

12、运动能增加通过脑部及全身的血液流量,还能触发脑中释放一种对神经系统最有益的化学物质,多开展身体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13、脑神经科学研究的一个经典结论——“用进废退”:学习和训练可以不断激活脑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增加脑神经元上的树突。而树突的增加使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增加,从而产生更多的学习成果储存所。

14、没有任何细节会彻底消失,只不过,记忆提取的「踪迹」每一次都略有不同,而且永远如此。可以通过把「陈述性记忆」变成「程序性记忆」甚至是「自传体记忆」的方式,增强记忆。

15、 迷路、困惑或迷失方向会令人感到痛苦,为了能解除这一痛苦,大脑会进入高速运转状态,试图找到甚至创造出某种意义、规律、模式,以求摆脱迷失的困境。故意把实验者参与者绕糊涂反而能提高他们30%地辨识能力。

16、记忆失用理论认为:记忆的储存能力和提取能力不对称。记忆的储存能力只会越来越强,永远不会减弱。每一件我们刻意交代给记忆的东西都会被储存起来,而且是永久储存。——刻意记忆带来永久储存。 遗忘主动过滤信息,有助于刻意记忆。 遗忘是大自然中最精致的「垃圾信息过滤」功能,帮助人脑专注于某一件事。 与储存能力相比,能够提取出来的记忆容量很小。遗忘就是一时间无法提取记忆,因为提取能力低下。在提取某项记忆的时候越是大费力气,那么得到之后,该项记忆的提取能力以及储存能力就飙升得越高,也就是学得越扎实。

遗忘式学习理念认为:遗忘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遗忘主动过滤信息,减轻认知负担。学习不断提取记忆,强化提取线索,加快提取速度。 但是每次提取都会部分改写记忆。

17、变化学习环境,增强记忆的法宝。

《如何学习》认为,反而频繁更换的学习环境反而会带来更佳的学习效果,在关于学习环境的实验中,频繁更换学习环境的学习效率要不墨守成规一成不变的学习环境高40%以上。因为大脑在储存记忆的时候,会同时储存学习知识时的背景,在不同的背景下学习,关于知识的提示就会成倍的增加,这就给记忆提取时,提供了更多的提取机会。

18、拉开学习间隔,提升学习效率

《如何学习》认为,真正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反其道行之,也就是说,将一次性学习1个小时,转换为每20分钟或30分钟的2-3此学习,将时间与知识打散来学习,也就是说刻意的把所要学习的知识,间隔出时间段,来记忆,这样的效果会更好,这种方法适合对于全新内容的学习和记忆。

19、先考试,后学习,抵御“熟练度错觉研究认为,大脑的记忆具有存储强度和提取强度,对于大脑来说,越是需要努力获取的记忆,越会增加存储和提取强度。于是,考试学习,对于知识的记忆来说,效果非常明显。

20、主动回想比被动重复效果好。以背诵为例,学到差不多的时候最好先放一放,然后尽量用心去回想刚才的内容,这样的学习效果比直接再看书要更好。也就是说,阅读加背诵,效果好过纯粹的阅读。专家通过实验发现阅读和背诵的最佳比例是3:7。

21、刻意去学习,不如交替来学习效果明显

《如何学习》认为学习时把不同的物件、技巧、概念等穿插到一起来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之后,不但能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每一项之间的不同之处,还能使我们更彻底地掌握好每一项内容。

22、合理安排时间,睡眠也是很好的学习助手。

更多的研究表明,良好的睡眠其实是学习的一次深层过滤,睡眠时大脑会把它在清醒时学习到的知识综合在一起,把一些不重要的细节忘记,这种遗忘是很重要的,它为新的学习和新的记忆创造了空间。也就是说,睡眠可以让我们的大脑保持可塑性,并且能够不断学习新事物。

23、顿悟需要孵化时间;顿悟需要大脑搜集线索;顿悟需要打破思维定势;顿悟需要休息(遗忘)来过滤线索。

24、渗透看作是拖拉习惯的一种正面认可。 从此,拖延成了酝酿。渗透(酝酿)的第一要素是打断,打断带来执念。渗透的第二要素是被调动起来、不断到处搜索的感知系统。(被打断激活的)目标会调动感知系统。渗透的第三要素是有意识的反思。渗透的第四要素是尽早启动。

25、交替训练效果明显优于固定训练。简单重复练习容易带来「熟感」和「熟练感」错觉,使人高估自己,相对而言实际发挥就不尽如人意了。训练和比赛是两回事,交替学习更加贴近真实应用场景,释放了「环境还原效应」,收获了「训练迁移」的红利。以考试为例,因为考试是打乱顺序的,交替学习组在学习时就是打乱顺序的,所以更加适应。集中学习组显然不适应。同理,带有对抗性,环境多变的体育项目,训练和比赛都差别很大。所以「以赛训」是更好的选择。如果是纯粹的简单重复训练,就容易遇到赛前信心满满,上场瞬间懵掉的可能。交替学习的难度要高于简单重复练习,交替学习者获得更多磨练,因此知识和技能掌握得更好。

26、交替学习和知觉学习可以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知觉学习模块的目的在于提高判断的精准度和速度,也就是提高感知能力,让你只须扫上一眼就「知道」自己看到了什么,连解释都不需要,至少不是当下需要。

26、夜班理论:不同阶段的睡眠巩固不同类型的记忆。第一阶段:浅睡眠阶段,睡眠的开头,效果未知。REM阶段:梦境阶段,情绪记忆的专场。大脑诠释带有感情色彩的记忆内容,剥离情绪激动时形成的记忆中的内心感受,保留其中主体信息和具体细节,即在何时何地发生什么。REM睡眠是「夜班心理治疗期」。(情绪记忆)大脑忙于模式识别,有助于渗透效应。 作者由此推断,如果次日考试模式和规律判断,那么不如多睡会,多做点梦,让REM阶段长一点,充分加工。第二阶段:运动记忆的专场。音乐学习、体育学习、机械操作技能的学习等,都在该阶段巩固记忆。如果在该阶段唤醒当事人,其运动进步就会受阻。(程序性记忆) 作者由此推断,如果次日有技能考试,则要睡足,让第二阶段睡眠的时间足够长。第三、四阶段:慢波阶段,深度睡眠,延长记忆的关键阶段,对陈述性记忆尤为重要。如新学的数据、信息、词汇、姓名、日期、公式等记忆。 作者由此推断,如果次日有知识考试,那么就早睡,先把深度睡眠时间睡够,然后早起(少做点梦),继续利用早上的时间复习,继续巩固记忆。

27、午睡效果和通宵睡眠差不多。一些实验发现,白天睡上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所获得的学习辅助效果,跟一整晚8个小时的通宵睡眠几乎不上上下。也就是说,死记硬背的人搭配多相睡眠最好。大家对自己犯困、睡觉、偷懒等坦然以对,因为「睡觉就是学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编故事的能手(第一章): 人类大脑以学习的核心部位:内嗅皮层,它类似于某种过滤器,专门过滤涌入大脑的信息;海马,是...
    Ashleytl阅读 4,746评论 0 0
  • 书名贪婪的大脑:为何人类会无止境地寻求意义作者(英)丹尼尔·博尔(Daniel Bor)译者林旭文豆瓣http:/...
    xuwensheng阅读 15,581评论 9 54
  • 一般的,优先队列取得队列最前项时,是将数组的第一个项保存,将最后一个项放到最前,再弹出最后一个项。但是在队列只有一...
    ViewX阅读 1,293评论 0 0
  • 2015.7.18号,大学同学在武汉聚会,我因事未能参加,甚是遗憾!在千里之外的广州,看着同学们的微信直播,且作诗...
    云海风阅读 1,683评论 0 1
  • 一个广告新媒体人的公号是怎么做的(1) 这是一个接广告到手软、粉丝上着闹铃等着看广告的公号(但不是纯粹的营销号),...
    热风管珊瑚绒阅读 2,77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