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半马跑者的全程心路(终)

18公里

18公里是刚刚跑过了阳春门公园。来到这里时我是有失望的——12公里左右正跑到襄阳六大城门之一的临汉门,沿江的喇叭里正播放着羽泉的《奔跑》,当时我感觉自己变成了自带背景音乐的男人,激情澎湃,跟范伟向赵本山证明自己一样,又是小跑又是大跳。

滨江一路也有其他几个这样的音乐播放点,之前听到播放的应该是中央合唱团的《欢乐颂》。虽亦有力量,但在感染我这样的通俗之人方面,还是不如通俗歌曲的。

所以在暗骂同为“六大城门”的阳春门竟然如此“不通俗”的同时,我将注意力从园景转移到路人身上。

到了这里,路边的加油者们好像更加多元更加丰富多彩了。像节日一般身着盛装甚至奇装异服出现在道路两旁。前方路中还有一位身穿坎肩的老者席地而坐,演奏着类似三角铁的乐器。

加油声也推陈出新了许多,“你们都是最棒的。” “终点不远啦!”少了“加油加油,热烈加油”的制式化,此时他们的话更像是鼓励一位熟悉的朋友。他们互相间对跑者们的讨论评点也令我觉得跑者和加油者之间的距离就像终点一样,近了很多——跑到这里,怎么莫名就觉得加油者们都在我耳边说话呢?

刚看到19公里的牌子,我就听见有人叫我的名字了。这是?我一直走近到路边,才看清是单位的几位美女正等在此处,进行拍摄的工作——这就是我们单位的加油团队了吧!也就是昨天我在群里拜托他们务必要把我拍帅一点的那些人。

但即使是身为“非专业运动员里佼佼者”的我,跑到这里也已经无暇顾及太多。

路上数次经历都告诉我,不能一鼓作气跑下去的话,每停下一次,后面恐怕都得再花多出数倍的时间回到状态、追平差距。所以,一开始,听到她们要拍照的要求我是拒绝的。所以最后——

没错,我拍了。

之后同事告诉我,已经不远了,快点加油吧。我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镜头。

还有2公里就是终点。因此,看到“前方上坡”指示牌的我,内心是雀跃的——人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努力,也是因为看得到方向。

20公里

跑到20公里我花了1小时59分30秒。再过几分钟就能到终点了。此时我内心的想法是,这下稳了——我道听途说的认知是,半程马拉松跑到2小时10分之内,在业余选手里算是不错的成绩。

不错的成绩。这很好,配得上我“非专业运动员里的佼佼者”这样高贵的身份了。

因为长时间的奔跑,终点前的这一段上坡还有下坡对我来说,已经感觉不到明显的差异。我只是机械地跑着。以至跑步软件的提示音也只听见“您已经完成半程马拉松,耗时……”


这一刻,我感到一种专心的快乐。身上也无任何疲惫——“下次参加马拉松,就报全程吧,”我想。就这么什么也不关心地跑下去,挺好。

天不拘兮地不羁,心头无喜亦无悲。

等等,这句话是哪本书上看到的,西游记?红楼梦?什么意思来着?

正在我开始慢慢例数看过名著时,一道彩虹般的拱门已经近在眼前。

没有经典的展臂冲刺动作,我在门前停下,走了进去。

(完)

无戒365天日更营 写作训练第9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