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未来的学校》读书笔记

机会面前人人平等,“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关乎未来。如今,教育鸿沟日渐加深,需求最大的人却得到的最少,这样的现象会导致极其可怕的后果。教育呼唤公平。

美国是一片充满机遇的沃土。每一个美国人都秉承同样的信念,始终是言每一个人都拥有公平的机会。而到了孩子身上,这样的信念更是具有将深的意义。回顾学生时代的历史课,我们曾经了解过“布朗诉教育委员会案的最高法院裁决,这项裁决意在敦促美国教育向所有人平等开放,但即便如此,大家都知道,美国并没有做到这一点,美国的孩子并没有在学校中获得公平的待遇。

为了修正这个错误,美国的教育政策将目光局限在缩小成绩差异这个总体目标上。有些人将这个差异的原因归结为家庭收入,另一些人则将差异的原因归结为种族。但是所有人都同意,对这种差异的衡量主要是通过标准化考试成绩来实现的。我们不妨上网做几道标准化考试的练习题,然后扪心自问,如果没有外界的压力,哪个孩子会愿意对着这些题目没日没夜地做练习?我相信,没有几个孩子会主动做出这种选择。但是,家长,尤其是那些富裕、受过良好教育的家长,特别明白这些标准化考试的重要性。每当孩子有所懈息,家长便会积极干预,纷纷聚拢到了成就鸿沟的右侧。

生活在艰苦环境之中的孩子则往往得不到家长这样日复一日的督促。单亲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唯一的一位家长经常为了赚钱而辛苦工作,这样的孩子晚上也不可能用最先进的学习软件去背单词。整天忙着帮家庭农场干衣活的青少年更没有时间去请辅导老师,或是在暑期去参加寄宿制的学术能力评估测试集中训练营。他们都在通过日常面对的各种挑战来练就自身的生存技能。但他们身边没有人会不遗余力地敦促他们在标准化考试上下功夫。而每当他们的考试成绩不够理想时,我们的解决办法就是在他们面前堆上更多的试卷和考题。虽然我们以为自己下足了力气,但成就鸿沟仍旧顽固不化地长存于此。如果我们将目标局限在消除标准化考试成绩之间的差异上,那么要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现在赶快死了这条心。这些考试成绩反映出来的是家长的动力,而不是孩子内在的驱动力。

说到这里,我们不妨来构思一下另一成就鸿沟。学生在混乱复杂的真实世界面前表现如何?为了解决真实世界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的是足智多谋,需要跳出盒子去思考的能力,需要可强坚韧、面对困难毫无惧色、跌倒了再爬起来的能力。放手让孩子去迎实世界的挑战,还能帮助孩子培养起竞争力、坚韧的性格和内在的驱动力而这些品质远比家长的威逼利诱要宝贵得多。教育界人士总是一遍又一题告诉我,每当看到平时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开始做一些他们认为很重要、与自身的目标感保持一致的事情并取得成功时,这些孩子所取得的进步是多令人惊喜和欣慰。这种现象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我们将校中的学习与人生中的经历结合为一体,那么我们是否能让所有孩子的学都更上一层楼,并因此来缩小真正的成就鸿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