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平遥》的文创意识

岁末年初,正好有机缘与朋友在平遥见面,一起看了平遥有名的沉浸式情景剧。

《又见平遥》讲述了一个关于血脉传承、生生不息的故事:清朝末期,平遥古城票号东家赵易硕抵尽家产,从沙俄保回了分号王掌柜的一条血脉。同兴公镖局232名镖师同去。七年过后,赵东家本人连同232名镖师全部死在途中,而王家血脉得以延续。

《又见平遥》突破了原来利用山水实景的布景,而是挪到了室内,并把古城的元素和演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迷宫般的剧场有着繁复的空间分割,完全不同于传统剧场:在90分钟的时间里步行穿过几个不同形态的主题空间,观众可以捡拾祖先生活的片段:清末的平遥城,镖局、赵家大院、街市、南门广场等,从纷繁的碎片中窥视故事端倪……看实景演出就像一次“穿越”,观众有时像看客,有时又像亲历者。

可以说一部情景剧复活了一座古城,因为有故事的震撼传播,逛古城都有了更多的情感投射。

每个时代都有独特的人文生态,文创领域所讲的文化复兴,绝不等同于回头走老路,而是借助当代语境和社会环境,创作出具有人文传续意义的作品。

逛了一圈,除了寒冷,还看到了一些引发点。

1.挖掘本地区感动人心的故事进行再创作,提炼出共同记忆点的精神文化共鸣。

2.复归原貌,故事感渗透建筑和设计中。

3.视觉传达注意,北方店铺,尤其是冬天,非常不适合丽江风格的外观花草种植。

4.里面一些博物馆比较震撼,但是平遥博物馆的文创产品没有设计出来,反而是故宫因素的文创产品在卖。

5.小吃最好经过一些专业升级和品种规划,比起四川的美食之旅,当地小吃难以引起兴趣。

古城内的建筑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又见平遥》大型实景演艺项目是“又见系列演艺项目”在中国北方地区的第一个项目,是山西省在“十二五”期间由能源大省向文化大省转型跨越的重要旅游发展项目之一。山西省领导先后三次会见又见团队,市委、市政府成立项目协调组,投巨资支持项目建设。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从南到北,我酷爱那些有着自己品性和魂灵的去处,沈从文与凤凰古城,木心与乌镇,地因人而传,人杰而地灵,它们都值得我们...
    粥粥摄影阅读 1,192评论 2 9
  • 2002年,第一次见平遥,只留下了老城墙的记忆,从千年的时光里走来,苍老而风骨犹在,我还只是那个观光的人。 201...
    Ms妮子眯眯阅读 468评论 0 1
  • 又见平遥?不,这是我第一次去平遥。 平遥,不平常,不遥远。来一趟,不虚此行。 慕名去过平遥的人千千万,网络上的游玩...
    我是王嘉译阅读 1,242评论 0 0
  • 上周收到朋友赠书《木心谈木心》,每天傍晚在夕阳下读,一周读完。木心从不自称文学家,因为桃子并不自称桃子协会成员。文...
    RogerBright阅读 1,850评论 7 18
  • 1 又一段爱情 死于异地 雪花覆盖了山丘,装点着松柏。 广东下雪了。 冬天是一个无私的季节,给生灵裹上了银装,也给...
    猫想阅读 94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