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黄金圈与PORT模型,分析每天写育儿总结这件事

【写在前面】

1、为什么要用黄金圈,因为使用黄金圈,会探索自身的行为目的,做事就更有条理有章法。

2、什么时候用?今天的场景是,把我最近没有思考却高频在做的事情,拿出来判断分析。

3、使用大致流程。首先写出自身原始期待。然后思考WHY,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要达到什么目的?接下来思考HOW,我怎么达到这么目的?最后写出目标和结果。

4、流程之后要做的事情。参考重要文章,以及其他人使用黄金圈与port的例子。不懂地方继续询问。

【黄金圈与PORT流程】

〇、初始期待:

一周内,每天写育儿总结

一、WHW-PORT分析 :

• Purpose:目的(【Why?】

1、养成写总结的习惯,

2、倒逼自己每天更多观察自己的宝宝行为,

3、并想到合适的办法应对宝宝各种行为。)

• gOal:目标

(【What?】这个工作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呢?)

1、每天诞生一张Excel,里面包括至少500字的总结;

2、每天宝宝三类行为记录至少一条。

• Result:成果(【What?】这个工作要产生哪些成果呢?)

1.每天诞生一张Excel,里面包括至少500字的总结;

2.每天宝宝三类行为记录至少一条。

3.对写育儿总结不排斥

• Task:任务(【How?】这个成果的产生需要做哪些任务呢?)

1.填写育儿Excel表格;

2.遇到可写的事情随时记录下来,可以用手机自带的语音输入法;

3.把育儿总结发表到监督组织;

4、定时回顾。把同类的行为和问题

二、执行后的感受

• 感受:

1、写完目的,发现没有那种冲劲去达到,

2、写完这个目的,再写任务的时候,感觉任务还可以写的更多,但是却想不起来

3、这种类似每天必做的事情,目标,可以怎么写?除了这些指标,还有什么别的吗?仅仅为了指标吗?还有什么标准限制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