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关于看电影

-前言- 电影辅助教学,对听讲者接受传递的知识非常重要,收集这些素材的原因是学会看懂看深电影和为教学积累。

建议大家两个必浏览的网站:互联网电影数据库(www.imdb.com)和烂番茄网(www.rottentomatoes.com),在开启“电影认知”之旅时,这两个网站就是我们的宝库。当然,咱们国内观众通常还应该上豆瓣网(https://www.douban.com)瞧一瞧。


一部电影总会包含各种元素,这些元素可以在主题的层面上获得聚拢,又因为电影类型不同,主题分为以下五类:

以情节为中心;

以情感效果或情绪为中心;

以人物为中心;

以风格、质感或结构为中心;

以思想为中心。

第一和第三类,即以情节或人物为中心,前者,比如我们多数人都看过的动作片和悬疑片就是,如《蜘蛛侠》、《第六感》,不仅好看,我们还期待着最后那个结局。后者也重视情节,但会花更多的篇幅专门刻画一两个人物,比如《愤怒的公牛》、《乔布斯传》。

第二类以情感或情绪为中心的作品也颇常见。恐怖电影即是类型之一。另外,一些诗意化的电影,如克劳德·勒鲁什导演的《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尼克·卡索维茨导演的《恋恋笔记本》,也使我们感受到一种贯穿全片的情怀。

第四类突出自身结构的作品相对少见,也很难成为市场主流。然而,恰恰是这类作品经常令人过目不忘,因为导演懂得在讲述方法上别出心裁,最后呈现出的冲击力便尤为强劲。比较有名的例子是:诺兰的《记忆碎片》,昆汀的《低俗小说》。

需要进一步分解的是第五类,以思想为中心。人类的思想宏大而微妙,每部作品往往只涉及其中一个侧面而已。根据已有的影视库进行划分,至少出现这么几种:道德含义、人性真相、社会问题、尊严抗争、关系复杂性、成长意识、道德或哲学谜题。电影是艺术的产物,所以无论处理哪种思想,都重在表现,而不是正面控诉或树立标杆。经验告诉我们,这些思想之间存在交集,而无明显冲突,但重点表现哪一样还是很重要,例如在探讨道德或哲学谜题的电影中,暗示、神秘化就成为导演的最惯用手法。

面对一部电影,我们应该尽快找出它的主题,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如果可以,我们还应该对它做一个综述。主题的评判一般比较主观,但并不是没有标准参照,很多主题是普适性的,也就是说,其主题已超出时代、环境等的限制,对观赏的人长期有效。经典电影在每个时代都会带来“正当”的感觉,如《卡萨布兰卡》,就持续地散发魅力,吸引着不同时期的观众。此外,也有一些非普适性主题,既可能与我们有关,也可能无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说到看电影,我们觉得那有什么难,眼睛跟着画面走,耳朵不费什么劲,也能听到和内容相称的声音,如果情节吸引人的话,一两...
    记忆悠悠阅读 7,613评论 0 0
  • 美丽秘籍 无论男女老少,无论远古还是现代,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那么我们究竟怎样才能让自己青春永驻,貌美如花,优雅大方...
    bae73facdd8e阅读 1,638评论 0 1
  • 今日背《曾文正公家训·第三篇》,曾公在信中重点解读读书应“虚心涵泳,切己体察”。 此信,按表述推测,应是纪泽在去信...
    墨语花开时阅读 3,576评论 0 2
  • 现在开始 可以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了 我知道并不是所有鸟儿都飞翔 夏天过去后还有些花儿未能开放 我希望看到你 怕你独...
    雨中曲1116阅读 1,17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