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孩的一生(4)

高考结束的那天,女孩来不及参加班级最后一次聚餐。因为要赶去北京,参加北大的自主招生考试,陪同前去的是隔壁班的英语老师。北京,多少人憧憬的地方啊,女孩心里既兴奋又倍感考试压力。刚到北京,还没来得及好好看看这座政治文化中心之都,就要面临两天的考试。

笔试,面试,加上体测,两天紧张的考试结束了。考试成绩并不理想,北大只能给予降十分的录取机会,也就意味着女孩的高考成绩必须达到630以上。


从北京回来的路上,女孩打开手机,看到了几天前也就是高考结束那天,那个已经快一年没联系的男孩发来的信息,想解释还是想挽回,不管是哪种,女孩此刻没有任何念头再回头了。

男孩长得很帅但不是很高,很少话,打篮球打得很好,唱歌很好听,女孩活泼爱笑,自尊心强,是的,是女孩先喜欢男孩的,也是女孩先告白的,他们之间,也曾靠得那么近,那么美好,那么憧憬未来,那么坚信彼此就是爱情,直到那天。


那天上完自习课,女孩和最好的朋友在操场瞎逛,聊着聊着,朋友和女孩说起她暗恋上隔壁班的一个男生,那个男生刚好就是男孩的同桌,女孩答应朋友要保密。过了两天,两个班上的同学就都知道这件暗恋的事。年少的事总是很神奇,就像一本漫画书会在班里传了个遍之后,最后的下场是会落在班主任手里。朋友坚定地认为是女孩出卖了她。年少的暗恋简单又美好,却又总是小心翼翼的,时刻得揣在心里裹得严严实实的,好像是见不得光一样,最怕的事就是被拆穿被公之于众。最好的朋友就这样彻底吵翻了。

女孩为这件事哭了很久,心里不明白,为什么事情会这样。思来想去,女孩记得她只跟男孩偶然提过一句:你同桌应该没有女朋友吧,不过喜欢他的人应该也不少我知道的就有一个。(男孩的同桌算是班里的活跃分子,很受女生欢迎)。女孩跟男孩是男女朋友,无话不谈,女孩又没有指名道姓所以并不觉得这些话有什么不妥。女孩去找男孩,男孩解释说他跟同桌提起过有人喜欢他这件事,刚好那段时间女孩的朋友经常在网上找他同桌聊天,他同桌也许是有所察觉就猜出来了,男生之间爱开玩笑,随之就传开了。

这个解释或许合理,但是男生之间竟然拿女生的暗恋开玩笑,也许都是因为年轻,所以男生根本就不会懂得暗恋的那些小心思于一个女孩来说是多么脆弱,经不起公众之下的一丝丝嘲弄。女孩为朋友感到难过,可年轻气盛谁也不愿主动开口,女孩心想:既然你不相信我那我也没有解释的必要了。就这样,选择了冷战,维持了僵局,丢掉了友谊。

因为这件事,女孩跟男孩发泄、指责他同桌让他出面解决这件事并跟朋友道歉。男孩不明白这件事有什么可解释的,最后,男孩和女孩也吵了起来,女孩为了朋友,男孩为了兄弟,男孩觉得女孩不可理喻无理取闹,女孩觉得男孩不够爱她,最后不欢而散,这段无比憧憬的感情就这样无疾而终了。


女孩后来在书上看到一句话:“都说年少的我们不懂爱情,可是,年少的我们,才最接近爱情啊。”想发给男孩,才想起当初那么毅然决然地把男孩的联系方式都删了。后来在男孩的几次请求下,女孩再次肯加回好友。也许是从父亲生病那段时间,女孩一个人度过了那段沉默黑暗的岁月之后,便觉得,都不要再回头看了,那些过去,一触碰就会很痛很痛。

女孩从回忆中回过神来看手机里的信息,6月8号下午,高考结束那天,男孩发来信息:“如果你还喜欢听我唱歌,我会唱给听。”接着是一段语音,女孩点开,是一首歌《毕业后你不是我的》。女孩回了一句:“以后我们互不相欠了。”男孩:“这么久了才回我。若说欠,我还欠你一封情书,你还欠我一首歌。”女孩没有再回过去,男孩也没有再发过来。

那段无疾而终的感情就这样画上了句点,直到多年后,女孩发现自己很难再喜欢上一个人,才彻悟:所有关于青春的一切都随着那个男孩在高考结束的那个夏天戛然而止了。

短短几天的北京之行结束了,高中阶段的考试全部结束了,三年的压抑,终于可以放下了,接下来的日子——等高考成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