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自卑?没有安全感?无法建立亲密关系?聊聊“童年情感忽视”

在孩子身心发育时期,给他们情绪上的安全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父母没有对孩子情感需求作出足够的回应,会造成童年情感忽视,虽然细微时并无太大影响,但一旦情况严重,会导致一系列问题。

童年遭遇严重情感忽视的孩子,在生命的早期,会时刻感受到生活环境中,传递着无声但强大的信息:“你的感受不重要”“你的感受是一种不受欢迎的负担”。好消息是,孩子往往会采用“隔离情绪”的方法,压制自己的情绪来适应这种环境,不给父母造成麻烦或负担;但坏消息是,从小经历严重情感忽视的人,没有体验到来自母亲的安全感,会变得情感淡漠,产生焦虑-回避型依恋,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很难与人亲密,很难与他人建立关系,对他人的排斥批判和拒绝保持戒心和无端的猜疑,总是处在焦虑情绪中,生活的限制也特别多。

在此解释一下焦虑-回避型依恋。心理学界将依恋类型分为二种,一种是安全型依恋,在父母在场的时候,孩子可以去探索游戏,自己去玩,他不会担心母亲离开;另一种是遭遇情感忽视的孩子,他们会产生焦虑-回避型依恋和焦虑-反抗型依恋:焦虑-回避型依恋的孩子,在母亲在场的时候,ta会去玩游戏,对于母亲离不离开,ta都感觉无所谓;焦虑-反抗型依恋的孩子,会守在母亲旁边,不敢去玩游戏,因为怕母亲会抛下自己离开。

既然问题已经产生,如何解决?壹心理一篇文章给了我很多启发:

首先,情感忽视不是让人难忘的。情感忽视是一个非事件,大脑中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记录为记忆。非事件是看不见,也记不住的。许多受童年情感忽视影响的人都记得孤独或空虚的感觉,但却很难准确指出问题出在哪里。感觉自己与他人不同有缺陷就是童年情感忽视的显著后果。由于没有答案,也没有事件可供回顾,被忽视的人最终认为一定是自己有问题。

然后,情感忽视的伤害不是永久的。儿童时期的情感忽视并不算无期徒刑,虽然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童年情感忽视可能会伴随一生,但如果正确地看待并采取措施恢复,是可以让我们摆脱这种束缚的。

最后,情感忽视是可以治愈的。了解童年时期的情感忽视是迈向治愈的第一步。当认真倾听自己的感受时,我们能听到从最深处的自我那里传递的信息。这些信息告诉我们,喜欢/不喜欢什么、优点长处/劣势短处、做决定的能力、想要什么和需要什么,以及什么会让我们感到快乐或难过。尽管这些信息可能会让我们感到意外,但当我们将注意力转向内心的情感世界时,被抛弃感就会减少。我们将不再需要忽视或怀疑自己。

最后做个小总结:当你选择了你的感受,你就选择了你自己。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父母,也没有完美的童年。人生虽不完美,但你能够以越来越完整的自己融入这个世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