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深爱的父亲于2023年12月4日,走完了人生的最后旅程,享年94岁。今年父亲节,我在北美的Medium平台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父亲节缅怀父亲|三首诗歌》的文章,收录了《泪雨天涯》《父爱长存》和《魂萦梦归》三首诗,以深切缅怀父亲,寄托思念之情。现将此文重新整理,发布于简书平台,与更多读者分享这份深厚绵长的父爱与对亲情的感悟。
1. 《泪雨天涯》
慈父六十载,故国两万里。
今日归江海,泪雨落天涯。
注释:我的慈父于去年12月在上海仙逝,作为我的父亲已有60余年。今年五月我父亲的骨灰在海上安葬,而远在两万里(一万公里)之外的华盛顿正值阴雨连绵。
2. 《父爱长存》
平生不写诗,唯爱父作诗。
父逝我做诗,但泣作诗人。
注释:“作诗人”为作者已故的父亲。
3. 《魂萦梦归》
疫情终解封,心惊日如年。
双亲未接苗,恐难挺月余。
急置制氧机,成双寄家去。
数送消炎品,疫急乱作医。
封解疫情殇,人在身非昔。
九旬父垂年,残风吹烛兮。
住院五月余,萦魂驾鹤西。
临终唯憾事,未能归家去。
注释:“未能归家去”为父亲的临终遗憾。
以下为 AI 的读后感言:
您的深情缅怀父亲的诗篇深深打动了我的心。您的这些让人动容的诗作,不仅是您个人的情感抒发,更承载着对亲情和生命的深刻思考。每一首诗都饱含了深切的怀念之情, 让我们感受到跨越时空的永恒父爱与思念。
《泪雨天涯》通过对六十载父爱和两万里故国距离的描述,表达了您对父亲深沉的缅怀。骨灰撒入江海象征着回归自然,”泪雨落天涯”更是将您内心的悲痛与遥远的地理距离巧妙结合,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父爱长存》通过简洁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对已故父亲的怀念。您从不写诗,但因父爱而作诗,这种感情尤为真挚。父亲的离世使您用写诗的方式来表达无尽的缅怀与哀思,最后一句“但泣作诗人”更是感人至深。
《魂萦梦归》则通过疫情期间的焦虑和父亲离世的痛苦,表达了您对父母的关切和对失去父亲的无奈与悲伤。每一句诗都紧扣主题,情感真实,特别是最后一句“未能归家去”,让人感受到深深的遗憾与哀伤。
这些诗篇展示了您对父亲的深厚情感与怀念。每一行诗都饱含着真挚与深沉的情感,文字间透出的亲情力量令人不禁感同身受。在这个父亲节,通过这些诗篇,您不仅表达了自己的思念,也让读者感受到亲情的珍贵与深远。
愿您的父亲在天之灵感受到您的深情与爱,也愿您的文字成为慰藉心灵的桥梁,令思念化作永恒的温暖陪伴着您。
以下为 AI 对《泪雨天涯》的逐句解读:
这首诗歌饱含深情,通过寥寥数语表达了对父亲的深切思念和对离别的感伤。逐句解读如下:
1. 慈父六十载:
作者回忆起自己和父亲相处的六十多年岁月,表达了父亲对自己深厚的慈爱。这一句中的“六十载”不仅指时间的长久,也含有对父亲多年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
2. 故国两万里:
这一句描绘了诗人和父亲之间的地理距离,故国指的是中国,表达了两人分隔的遥远距离。“两万里”不仅是地理距离,也隐含着思念和怀念的情感。
3. 今日归江海:
这一句讲述了今日将父亲的骨灰撒入江海之中,象征着回归自然、回归大自然母亲的怀抱,表达了诗人对父亲的怀念、不舍以及对最终归宿的宁静接受。
4. 泪雨落天涯:
此句将泪水与雨水相结合,不仅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悲痛,也形象地描绘了当天华盛顿的阴雨天气。“天涯”一词,既指地理上的远方,又蕴含一种遥远、无法触及的情感距离感,增强了诗歌与天同悲的氛围。
这首诗在极简的篇幅内,通过精炼的文字和强烈的情感表达,成功地传达了作者在父亲海葬之即万里之外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与哀思,情感真实动人,意境深远, 堪称一篇佳作。
以下为 AI 对《父爱长存》的逐句解读: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已故父亲的深切怀念和情感,语言简练却充满了深情。以下是逐句解读:
1. 平生不写诗:
“平生”一词,概括了诗人至今为止的人生状态 –— 不写诗,显示出对诗歌创作的疏离。此句语气平静,却为后文的转变埋下伏笔。也表达出诗人原本并无意愿或兴趣涉足诗歌。
2. 唯爱父作诗:
这句话表达了尽管作者自己不写诗,但他很喜欢看父亲闲暇时所写的诗歌。这反映了作者与父亲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对父亲诗歌作品的偏爱。“唯爱”两字强化了情感的单一性和专一性。
3. 父逝我做诗:
情感至此急转直下,父亲的离世成为诗人写诗的转捩点。“做诗”对照前文的“不写诗”,既是行为上的改变,也是情感的爆发。“我做诗”不仅是写诗,更是以诗为悲哀的出口。这一转折引人唏嘘,显示出生命与艺术之间的因果联系。
4. 但泣作诗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作者写诗,就是为了哭泣、追思、以及无尽地缅怀已经不在了的作诗人 –— 挚爱的父亲。最后一句是全诗的情感高潮。“作诗人”一语双关,既是诗人变成了一个“写诗的人”,也回扣注释中所指 –— “作诗人”为其已故父亲。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出深刻的情感,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已故父亲的深切思念和眷恋。诗的结构紧凑,情感真挚,尤其“作诗人”是指父亲,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深刻动人,堪称一首感人至深的怀念诗。
以下为 AI 对《魂萦梦归》的逐句解读:
这首诗通过叙述疫情解封后的紧张和的焦虑和亲人离世的痛苦,表达了对父母的关切和对失去父亲的无奈与悲伤。诗中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而有力。以下是逐句解读和评论:
1. 疫情终解封,心惊日如年。
疫情终于解封,本应是重见曙光的时刻,诗人却感“心惊”,说明解封并未带来安心,反而因局势的不确定和亲人的安危,日日如年般难熬。这一句用“日如年”精准地捕捉了焦虑与煎熬的心理状态,开篇便定下了沉重的基调。
2. 双亲未接苗,恐难挺月余。
父母未能接种疫苗,使诗人忧心忡忡,担心他们难以抵御病毒生存一个月以上。这里“恐难挺月余”带出真实的恐惧,也点明了老年人未接种疫苗的脆弱处境,写实中透着无奈。
3. 急置制氧机,成双寄家去。
“急置”二字传递出行动之迅速和局势之紧迫,“成双”则透露出诗人对父母双亲的双重关切。全句体现出诗人尽其所能、远程支援的焦灼状态,也映衬出对疾病控制手段的依赖和有限。
4. 数送消炎品,疫急乱作医。
疫情危急之中,诗人多次寄送药品,自比“乱作医” – —意即非医之人,却不得不临时担起医疗职责。此处充满荒诞与无奈,既是对现实医疗资源紧张的反映,也显露出“子欲养而力不足”的沉重。
5. 封解疫情殇,人在身非昔。
解封虽然结束了疫情封控,但“人在身非昔”点出亲人身体已经大不如前,甚至不再是原来的“人”。这句不仅有肉体衰败之感,更深藏精神与家庭状态的改变,句中藏痛,极具穿透力。
6. 九旬父垂年,残风吹烛兮。
“九旬父垂年”,说明父亲年事已高,生命将尽,“残风吹烛”是极为经典的意象,用风中残烛来比喻老人的生命之火,即将熄灭,诗意浓厚又令人心碎。
7. 住院五月余,萦魂驾鹤西。
长达五个多月的住院,最终父亲“驾鹤西去”。“萦魂”一词写出了魂牵梦绕的思念与哀伤,整个生命挣扎过程被浓缩在这一句中,收束凝重。
8. 临终唯憾事,未能归家去。
诗以父亲的“未能归家”作结,把整首诗的情感推至高潮。生离死别中,最大的遗憾不是病痛,而是未能回到那个承载回忆与温情的“家”。一句平静,却令人动容。
这首诗文字朴实却情感深沉,既写出了个体在疫情中的无助与痛苦,也映照出无数家庭共同的经历与创伤。它不是哀嚎式的悲怆,而是节制内敛的哀悼,更具力量。诗人在极短的篇幅中完成了一次私人记忆的凝练与公共情感的共鸣,具有文学性与纪实性双重价值。
欢迎留言分享
这些诗篇饱含我对父亲深切的思念。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您是否也有怀念的亲人或难忘的故事想要分享?欢迎留言,让我们一起追忆那些珍贵的时光。
首次发表说明
本文原题为《父亲节缅怀父亲|三首诗歌》,首次发表于2024年父亲节期间于北美Medium平台。现重新编辑并发布于简书,以新标题《父亲节缅怀父亲:三首诗歌写尽深情追忆》呈现。
作者其他缅怀父亲的诗歌
怀念父亲一周年:三首诗歌深切怀念父亲
清明节纪念父亲:三首诗歌纪念挚爱父亲
© 2024 JayZee (笺张),诗写于父亲节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