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传统,过了大年初一,到了正月初二,就是出嫁的闺女走娘家的好日子。
今天我也不例外。早早的起床,早早的吃了饭,带着给父母买的礼品,一家人开始出发了。
与父母居住的村庄,相距大约十五公里。我们是乘侄女家的车一起去的。
因为是特殊日子,路上不时地堵车。为了尽快赶路,绕了几次道,到了母亲家已过了中午。
我的父亲母亲正在翘首以盼,终于把最小的闺女盼来了。饭菜早已准备好了,但等我们一家子的到来 。
父亲的身体不太好,早饭吃得比较晚,所以中午的饭没胃口,只有母亲陪我们,父亲只是坐在旁边看着我们吃饭。
母亲现在的身体很硬朗,精神也好,不再是往年那病怏怏的样子了。已过古稀之年的母亲,每天做饭洗衣服,侍候父亲,收拾家务,清静干净的小院子,每个角落都见证着母亲的勤快。
大姐二姐的儿女们都已成了家,她们今天没有来看望父母,因为她们的闺女要走娘家。哥陪了嫂子走娘家,弟弟和弟媳在家招待他们的闺女女婿,今天陪伴父母的只有我们一家人。
我是父母最小的女儿,出嫁的比较晚,随父母生活的时间比哥姐们都长,受到父母的宠爱也最多,因此在依恋父母的感情上,我是最深的一个。尽管都是父母的孩子,但对父母的感情,儿女们还是不一样的,这跟孝顺无关,我以为。
在兄弟姐妹中,我没资格说我是最孝顺的,但我觉得我的心是跟父母走得最近的。哥姐们孩子多,家务事多,生活负担重,不像我生活比较简单悠闲,有更多的时间去考虑父母。
其实现在的孝顺,也是有条件的。
父母希望儿女们过得幸福,本来对儿女们的要求也就不多。有条件的,可以和父母生活在一起,陪伴是孝顺父母最可贵的表现。但更多理智的父母又不愿意去唠叨儿女,他们在生活能够自理的情况下,更愿意自己悠闲自在的单过。像我的父母就是这样,尤其我的母亲坚强,勤劳,能干。她更喜欢和父亲守着我们的老屋,守着他们生活了一辈子的清贫小院,清清静静的过着他们已经习惯了生活。尽管条件差,但他们心里舒服自在,不麻烦儿女,也不令儿女生厌。毕竟老人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不同。
对于父母的晚年生活,我以为只要是父母喜欢的,我们就成全,这也是一种孝顺的方式。
华屋富贵的生活不一定自在,亲近自然,不受拘束,守着一份简单和宁静,朴素和安详,也许就是老人的生活天堂呢!
父母在,爱就在,家就在,无论贫富,就是一种幸福!